•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什么叫速生苗木 优良的速生苗木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4-03 13:14:15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baike/110816.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喜欢种树的朋友应该清楚,苗木的种类有许多,如实生苗、移植苗、留床苗等等。最近小编有些朋友听说了速生苗木,但是不知道什么叫速生苗木?优良的速生苗木有哪些?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欢迎阅读。

    什么叫速生苗木

    什么叫速生苗木 优良的速生苗木有哪些

    速生苗木

    速生苗木是指生长迅速的树种,并在短期内能够出经济效益的树种。速生苗木成长快,产量较高,成活率高,苗木木材力性强特点。但是速生类苗木弊端:苗木落叶早、苗木容易上病害、苗木存活寿命短、而且速生苗木的价格不稳定。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苗木集中分布在浙江萧山、山东泰安、安徽肥西、河南潢川等地,其种类有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中国北方地区苗木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在园林苗圃育苗中,苗木的修剪主要有抹芽、摘心、短截等修剪方式。

    什么叫速生苗木 优良的速生苗木有哪些

    苗木

    苗期管理

    播后25天~30天幼苗带壳出土,约15天壳自行脱落,此期要防止鸟兽破坏。种壳脱落后应加强立枯病的预防,每周用多菌灵、硫酸亚铁2次~3次交替喷洒幼苗。用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3%~0.5%水溶液,前面一人喷药,后面一人紧跟喷水冲洗,否则容易发生药害。幼苗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适量浇水,注意松土除草。

    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苗高仅4厘米~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4年~5年生苗高30厘米~40厘米,10年生苗高1米左右。苗木在培养过程中要经过2次~3次移植才能培育成大苗。通常1年~2年生苗进行第一次移植,再培育1年~2年上山造林。5年生苗进行第二次移植,8年~10年生苗进行第三次移植。经过第三次移植后,就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

    什么叫速生苗木 优良的速生苗木有哪些

    树木

    优良的速生苗木有哪些

    1、中华红叶杨

    中华红叶杨体量大、适应性强、树干通直、挺拔,生长迅速,成树周期较短,且叶面颜色三季四变,叶柄、叶脉和新梢始终为红色,色泽亮丽,具有观赏和用材的双重价值。

    2、梓树

    梓树为紫葳科梓属乔木植物。梓树树体端正,冠幅开展,叶大荫浓,春夏黄花满树,秋冬荚果悬挂,并且具有耐寒、耐旱、耐轻度盐碱土的特性,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而且生长速度很快。加上,体态美观,非常适合作为行道树、庭荫树。

    3、泓森槐

    泓森槐有一定的抗旱、抗烟尘、耐盐碱作用。适生范围广,是改良土壤、水土保持、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优良多功能树种。可作为行道树、住宅区绿化树种、水土保持树种、荒山造林先锋树种等,是一种市场潜力很大的速生丰产树种。

    4、速生法桐

    速生法桐相比起老式法桐具有更多优点,如生长快、生命力顽强等。其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既是行道绿化树种,也是速生材用树种。

    5、毛白杨

    毛白杨树干端直,树形高大广阔,生长快,树干通直挺拔,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其品种适应性强,主根和侧根发达,枝叶茂密。是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和行道河渠绿化的好树种。

    6、速生白蜡

    速生白蜡在继承了本地白蜡优点的同时,在生长速度、出苗周期及观赏价值方面大大提高,不仅干形通直、树形美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更能耐旱、耐涝、耐寒、耐盐碱、抗风、抗病虫害、适应性强。

    除了园林绿化应用之外,也是防风固沙、城镇绿化美化、生态建设的优良树种。

    上一篇:日常生活: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知识总结具体内容详情!
    下一篇: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支部党员观赏安惠党员政治生活馆

    相关热词搜索:生活小常识 气象知识 速生苗木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9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