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结婚送红包有什么讲究 结婚给红包多久合适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2-23 16:24:3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baike/86066.html  评论:0  收藏

    在结婚当天给红包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就近日有位新娘结婚的时候给清洁大叔送红包,看看是怎么回事?结婚送红包的话有什么讲究?

    结婚送红包有什么讲究

    1、婚礼前一天给

    现在很多新人都会在婚礼前一天晚上举办一场单身派对以此来纪念自己最后一晚单身生活。派对上新人都会邀请自己最好的朋友、闺蜜参加,所以被邀请的朋友可以在当晚将自己的结婚随礼交给朋友。

    2、婚礼当天给

    新人长辈可以在婚礼当天给也可以在婚礼前一天给,长辈给新人的结婚礼金最好是当着众人的面给新人,表达了自己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新人在未来日子里能够相互照顾体谅和扶持。

    路途遥远的朋友可以在结婚当天将结婚随礼交给新人。婚礼都会在迎宾区设有一个签到台,宾客可以将结婚随礼统一交到那里,并轮下自己的名字。如果没有将礼金交到签到台的宾客,也可以私下找一个新人空闲的时间亲手将礼金交给新人,并说上一句结婚祝福语。

    3、婚后补交或提前给

    有些人会因为工作繁忙来不及参加新人的婚礼,那么如果想表达一份自己的心意可以在婚礼结束后补交一份礼金或者提前将礼金给新人,一般这样情况微信、支付宝转账较多。

    结婚给红包多久合适

    1、依据当地的习俗

    通常结婚包红包的数额最好是双数,比如“2”、“6”、“8”等吉利的红包数字;“4”也是双数,但是在传统习俗中不吉利,所以要避开;还有“9”虽然不是双数,但是有“长长久久”的象征,所以也经常作为红包的尾数。

    2、按照与新人关系的远近

    结婚包红包还是要考虑与新人关系的远近的,如果与新人的关系比较好的话,可以多给一些,比如666、888、999等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关系一般的话,可以少给一些,适当的表示自己的心意就可以了,比如:168、288、399等。3、依照参加婚宴的人数

    如果是一个人参加婚礼的话,可以给200元到500元左右的红包;如果是夫妻二人一起参加婚礼的人话,红包的数额可以在500元到1000元之间;如果是一家人参加婚礼的话,结婚给红包的数额就要多一些,最好在800元到1500元左右。

    4、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当然,亲朋好友结婚给的红包数额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自己的经济状况比较好,可以多给一些,沾沾喜气,要是自己目前的状况比较拮据的话,就可以考虑少给一点,主要是心意到了就够了,相信新人也会理解。

    结婚有什么忌讳

    1、关于结婚日期

    婚期最好避开农历三月、七月、九月,因为这三个月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均为传统的“鬼节”,这在古时是祭祀的月份,不宜办喜事。

    同时婚期尽量避开父母生日,否则可能会与父母的八字相冲。

    2、安床事宜

    安床时,要将婚床置于房间正位,忌与柜子、桌角等家具的尖角相对。

    安床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一个人睡在新床上,若一定要睡,需要找一名生肖龙的未成年男童一起睡。

    3、新娘礼服忌有口袋

    新娘穿的礼服上不能有口袋设计,否则这象征着会带走娘家的财运,寓意不太吉利。

    4、送亲人员讲究

    在挑选送亲人员时,最好不要选择新娘的姑姑和嫂子,因为“姑”、“嫂”与“孤”和“扫”同音,都是不太吉利的词汇。

    5、回门时不要在娘家过夜

    通常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新郎就要陪同新娘回娘家,正式参拜女方的父母,以示尊重。

    在这天新人会携带礼品回娘家祭祖或吃一顿便饭,当天新人就要返回新家,不能在娘家留宿,因为旧时有结婚一个月内新房不能空的说法。

    上一篇:小米风险应用安装授权记录怎么删除
    下一篇:icloud云备份是什么意思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9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