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三孔插座和两孔插座有什么区别 三孔插座怎么接线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3-23 22:20:42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baike/96687.html  评论:0  收藏

    如今,家庭使用的电器是越来越多,插座自然也就变多了。比较常见的是三孔插座和两孔插座,但是如果你想要用电时更安全,建议你选择三孔插座。那么三孔插座和两孔插座的区别有哪些?三孔插座怎么接线?三孔插座不接地线可以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三孔插座和两孔插座有什么区别

    三孔插座和两孔插座的区别有哪些?三孔插座和两孔插座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三孔插座有三个孔,两孔插座只有两个孔,下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吧。

    1、功率不同

    两孔插座主要是用于两芯插头使用,一般情况下都是10A的,所承受的电器功率相对比较小,功率应控制在2200瓦以下。

    三孔插座有10A和16A的,16A的三孔插座可以承受3500瓦以内的电器功率。

    2、适用对象不同

    两孔插座主要是用于小功率电器的,按电工安全来说,为左零右火接线。

    三孔插座主要是用于大功率电器的,其中二个并列的为左零右火,而另一个插孔在插座是接地线的,在插头上的对应这个插脚接电器的外壳。

    3、安全性不同

    三孔插座相比两孔插座多一个地线接口,与电器金属外壳相通,如果电器出现漏电现象,可以保护我们避免发生触电情况的发生。

    三孔插座怎么接线

    三孔插座是我们日常使用*多的一种插座,如果出现漏电的问题,可以以*小的电阻把漏电导入到大地,保护好你的人身安全。那么三孔插座怎么接线呢?

    1、单相三孔插座接线

    (1)单相三孔插座接线,右插孔接火线,左插孔接零线,上面孔径大于其它两个插口的接保护零线。

    (2)连接时,首先要将三根线头多余的绝缘皮去掉,露出铜线头,将线头黏合后并放入相应的孔中;如果线头太长,可以剪去一段,按照相应的位置边接。

    (3)单相三孔插座接线,零线要接在零线的干线上,不能接在零线与地线的干线之间。否则如果零线发生断线时,电压会通过电器设备引至零线插孔中,再由连接线传到电器的外壳上,会导致触电的发生。

    2、三相三孔插座接线

    (1)首先接线前先使用测电笔,测试出零线和火线;然后使用螺丝刀,将插排螺丝卸下来。

    (2)然后将零线的一端接到带有N标识的一侧(一般左侧),将火线的一端接到带有L标识的一端(一般右侧)。

    (3)一般情况下,地线在墙体内用花线,也可以不接,接好后上盖拧好螺丝。

    三孔插座不接地线可以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使用电器时会不小心被外壳电到,其实这都是没有接地线引起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家里的三孔插座不接地线可以吗?

    很多人只安装了零线和火线,常常忽略了地线,除非是空调这种大功率的电器安装了地线。其实即使做了漏电保护也要接地线。

    首先,我们要了解电线的作用,火线带电,电压为220V;零线不通电时不带电;地线也可以称为安全回路线,当电器出现漏电,电流就会通过地线将高压转嫁给地面,从而避免人体触电,所以也算的上是“生命安全线”。

    即使做了漏电保护了也要接地线,漏电保护虽有保护作用,可是一旦漏保失效或是自动跳闸的话,那么这一保护屏障也将不起作用,这对家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而接了地线,才能在家里电器出现漏电的情况下,防止电器设备外壳带电,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另外由于国内的电压是在220V,所以也很容易产生静电。接了地线也可以把静电转移,减少家人触电的概率。

    所以,三孔插座必须要接地线,甚至为了防止断裂,还需要重复安装。这样才能保证家庭用电的安全。

    上一篇:卧室门反锁了外面能打开吗 卧室门反锁了打不开怎么办
    下一篇:小米智能密码锁怎么样 小米智能密码锁怎么设置

    相关热词搜索:三孔插座和两孔插座有什么区别 三孔插座怎么接线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9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