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安徽亳州时令风俗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9-06-22 13:08:29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lvxing/13283.html  评论:0  收藏

      春节  农历正月初十,当地旧俗称“过年”。这天五更起床,先放开门炮,而后净手、焚香、点腊烛;男女穿新衣。下汤(下扁食)时,放鞭炮。饭菜做好后,不食。首先全家叩拜天地,保佑全家平安,而后再向祖宗牌位、尊长叩头拜年。饭后,全家主要成员带着火纸、鞭炮、祭品(酒、肉、果品等)到祖坟拜年。返家后,到同族邻居家给长辈行叩头礼,平辈互相同好。各家备麻叶(一种油炸食品)、花生、瓜子、麻糖等食品招待,至亲长辈给晚辈小孩压岁钱。拜年以午前为度,午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初二,带大馍、点心、麻糖等礼物到外祖父家,初三到姑母家,初四到岳丈家拜年。如误期,见面时需说明原因,否则受责。走亲戚、串朋友至正月十五日。城镇商店初五开始营业。

    安徽亳州时令风俗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农村叫“小年下”。元宵晚上,屋内焚香、点腊烛,晚餐吃元宵。门外挂灯笼,放焰火,不论城市和农村,均灯火通明。灯笼式样品目繁多,有“红火炭”(用竹蓖扎的用红纸糊的灯笼)、走马灯、纱灯、龙灯、凤灯等等。当晚放焰火,大型焰火是群众集资办的,也有各家自行购买的。在屋外跑动燃放。建国后,迷信习俗废除,挂灯笼、放焰火、吃元宵之俗尚存。80 年代,高跷、“鬼会”、小车干旱船、戏剧等,均到街头演出。

    安徽亳州时令风俗

      清明节  清明节,男女盛装,携带祭品,远足郊外,添坟祭祖,俗称“扫墓”。在家里插柳招魂,以表示纪念。另外用柳条穿烧饼,挂在房檐下或墙上,至立夏给孩子吃,据说这样可以治小儿“苦夏”(小孩子食欲不佳,身体瘦弱)。建国后,扫墓之俗尚存,清明节前,机关、学校列队持花圈到烈士陵园扫墓,听陵园管理人讲述革命先烈事迹,启迪后人。

    安徽亳州时令风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旧时人们认为这时蝎子、蜈蚣、蛇蜂、蜮等俱出为害,人称“五毒”。于是画五毒形象贴在门口,小儿涂雄黄于耳、鼻、眼窝肚脐处,防疫除病。妇女用香料绣成荷包,或用丝线缠成粽子、糖糕形状,给小儿佩戴或用黄布为小儿做肚兜、虎头鞋,是日穿戴,以避“五毒”。早晨,户户插艾。早餐城市吃粽子、糖糕、油条;农村吃粽子、糖包。中午饮雄黄酒。对至亲厚友,以此相送为礼,表示祝愿。建国后,饮雄黄酒、缝香包、龙舟竞渡等习俗废,唯插艾、吃粽子和糖糕等习俗尚存。近年来,儿女节前以鸡、鱼、酒、肉等孝敬父母岳丈之风盛行。

    安徽亳州时令风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农村早晨吃焦馍(用芝麻、面粉活成面块,烙成烙馍,烤焦),城里午餐丰盛。入夜举家团聚,焚香祭月(多为主妇或姑娘主祭)。祭后,食月饼、瓜果、毛豆等,饮酒赏月,至深夜方散。建国后,旧俗虽易,但仍全家团聚,食月饼、瓜果等。80 年代,独家生活的儿女,节前以月饼、酒、肉、瓜果等孝敬父母,至亲厚友亦有礼品来往。

    安徽亳州时令风俗

      腊 八  农历十二月八日,叫“腊八”。旧时,是日早餐用毛栗、花生仁、红枣、百合、山楂、莲子、糯米、红白糖等,煮成粥,叫“腊八粥”。信佛的人,是日施舍穷人。而现在腊八粥,用小米、豆腐、粉条、花生仁、芝麻仁、海带、姜、葱等煮制,改甜为咸,改早餐为午餐。因此时已接近年关,所以有“吃了腊八饭,便把年来办”的俗谚。

    安徽亳州时令风俗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kf@

    上一篇:毛主席纪念堂开放时间 毛主席纪念堂地理位置
    下一篇:南平有哪些专科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1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