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南京地铁回应“只罚中国人不罚外国人”:确违反公平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9-07-16 08:08:4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lvxing/14342.html  评论:0  收藏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南京地铁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同车的中国乘客和外国乘客在都违反地铁饮食禁令的情况下,仅中国乘客被罚款。

      观察者网致电南京地铁方,证实网传爆料内容属实。

      @南京地铁 、@南京地铁执法小合 等相关方均对此事发文声明,回应称该事件系因语言原因导致,并感谢大众监督,承诺会及时纠正工作不足。

      尽管敢于承认错误的态度获得了网友们的认可,不过大家仍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地保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因语言问题“选择性执法”。

      外国人地铁进食,图自爆料网友@Spongepiepy

      7月10日,微博网友@Spongepiepy 愤怒发文称,自己在当晚8点20分乘坐南京地铁2号线时,目睹地铁工作人员“选择性执法”,区别对待国人和外国人。

      他放上了两张照片并介绍道,坐在自己对面的外籍女子正在吃面包,而斜对面的中国男子则在喝奶茶。

      根据2014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第38条第6项规定,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

      第58条规定,违反该条项者,交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可明明两人都违反了南京地铁的“饮食禁令”,但负责执法的工作人员却只向男子开出罚单,对外籍女子仅作阻止。

      看到这一幕的Spongepiepy @了南京地铁等相关方,质问道:“这种区别对待是根据那条规定执行的?”

      执法人员向喝奶茶男子开罚单

      事件曝光后引起社会热议,更有网友向南京地铁公安留言:“到底是奶茶的错还是洋人咖啡高人一等?!”

      随后警务大V@南京地铁公安施Sir 发文解释称,涉事工作人员应为地铁公司下属地铁保护办公室执法大队队员,不属于地铁警方管辖。

      他也指出,违反地铁车厢禁食规定应该一视同仁,盼地保执法大队发声表态。

      观察者网就此事致电南京地铁方,工作人员证实网传爆料内容属实。

      @南京地铁 及@南京地铁执法小合 随即也转发爆料博文进行说明,回应称该事件系因工作人员与外籍女子语言问题导致,感谢大众监督,承诺会及时纠正工作不足。

      根据@南京地铁执法小合 对爆料网友的情况说明回应,表示经过调看现场执法视频,确认外籍女性乘客和中国男乘客均违反南京地铁饮食禁令,应对当事人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但由于两名执法队员语言原因,仅对外国乘客进行口头劝阻,但对中国男乘客进行行政警告处理,其承认两者处罚结果违反法律公平、公正的原则。

      另外地保方保证将会及时加强两名当时执法队员的培训管理,避免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感谢大众监督。

      对于地铁方的反馈,爆料网友公布了情况说明,并表示对南京地铁的响应速度很满意。

      不过尽管南京地铁执法大队敢于并及时承认错误的态度获得了网友们的认可和理解,不过大家仍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地保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因语言问题“选择性执法”。

      法律面前没有什么外国人优待一说。

      此前,“外籍男子违反交规推搡福州交警”一事引发轩然大波。@人民日报 发表“微评”言辞凿凿指出:在中国境内,必须守中国法律。

      @人民日报表示,“中国人热情好客,但法律不会也不应看人下菜碟。涉外案件无小案,处理外国人案件应审慎,但不等于外国人可享受超国民待遇。不仇外、不媚外,不俯视、不仰视,以法律为准绳,既能服众,更能彰显法律威严。”

    上一篇:旅企自我“设限” 上海公布《退赔服务规范》
    下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首期文化旅游大讲堂专题讲座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1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