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甘肃“体育旅游”风头正劲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9-07-30 08:08:44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lvxing/14879.html  评论:0  收藏

      戈壁徒步、山地越野跑、户外露营、自行车骑行……近年来,甘肃大地上以“体育运动为载体,旅游观光和文化体验融合为特征”的体育旅游品牌遍地开花,不仅为体育运动爱好者带来“高端体验”,也结下了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累累硕果。

      体育旅游品牌遍地开花

      7月20日,“2019野性祁连越野跑”在祁连山东段的甘肃省武威市举行,300多名参赛选手在30小时内跑步穿越108公里的山路。比赛赛道村庄和荒原交替,苍山与绿水掩映,是户外运动的绝佳之地。“野性祁连越野跑”创办仅4年,已成为户外运动圈的知名品牌。

    7月19日,唐仲义(右二)在2019甘南藏地传奇自行车赛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此前一天的7月19日,张掖市民乐县扁都口,2000多名登山运动爱好者穿越万亩油菜花海。同一天,2019“藏地传奇自行车赛”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开赛。7月21日,兰州市红古区“乡村旅游节”也在乡村道路上举办了自行车越野比赛,让人们通过体育项目体验乡村旅游。甘南州碌曲县,将于7月25日揭幕的“万人锅庄舞大赛”已万事俱备,这场活动预计吸引10万当地农牧民群众和外地游客前来观赏……仅在7月中下旬,多项体育旅游活动让人们感受到甘肃的“夏日脉动”。

      这些活动是专业选手的竞技场,是体育爱好者的健身舞台,更是普通游客参与体验的平台。

    6月2日,2019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沿着黄河奔跑”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国内外4万名选手参赛。比赛线路上,滔滔黄河水和城市风光尽收眼底。有1.4万人参赛的“黄河石林马拉松赛”举办地是白银市景泰县黄河臂弯的黄河石林景区,这里怪石嶙峋,别具气象。“兰州百合之路百公里城市山地越野赛”沿着城市边缘的山脉穿越,一路移步换景,城市概貌与田园风光映入眼帘。“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的赛道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到敦煌市的戈壁滩上,专家考证,这一段是玄奘取经艰难跋涉之地,比赛时间4天3夜,赛程100多公里。黄土高原上的庆阳市合水县举办的“秦直道马拉松”则是悠然古风,其部分赛道是建于秦代、有“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之称的秦直道。

      目前甘肃省大多数市州县(区)都有这样规模不等的体育旅游项目,一些活动不断成长,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旅游升级 从“观赏”到“体验”

      “走戈壁和看戈壁完全不同,有种很独特的感受。”51岁的赵振中来自海南省,是今年“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的一名参赛选手。已经连续举办14届的“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是甘肃体育旅游成长的典型案例,14年来,这个比赛从第1届的56人参加增长到今年的3300名选手参赛。

      该赛事创始人曲向东说:“这项活动旨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力量、有骨气的东西,通过戈壁徒步让更多人感受玄奘取经的艰辛不易,传承他的伟大精神。”

      甘肃省东西长1600多公里,地形地貌丰富,自然风光奇绝,尤其古“丝绸之路”甘肃段不仅有大量历史遗存,也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一些户外运动参与者表示,自然风光、历史遗存可以用眼睛看,但文化内涵则需要身体力行去感受。

      “野性祁连越野跑”赛事总监马德民说,与竞技类体育不同,体育旅游不仅挑战体能,也在参与中与自然、历史、文化近距离接触,因而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从“去看丝绸之路”到“去体验丝绸之路”的变化,使“丝绸之路”火热起来。甘肃省以古“丝绸之路”为重点,不同类型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都在提高“体验性”中寻求转型。

      甘肃省一些县市旅游管理部门认识到,从重“观赏”到重“体验”的需求之变推动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因此各地应势而变,一批体育旅游品牌精彩亮相。

      “文体旅”深度融合 “高端供给”前景可期

      体育旅游是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产物。可参与、可体验的大型群众性体育快速发展,背后是甘肃旅游的出色成绩单,旅游发展背后又是甘肃聚焦“生态产业”的转型之变。

      统计显示,2018年甘肃省旅游接待人数3.02亿,旅游综合收入2060亿元,同比增长26%、30%以上,文旅产业占到全省GDP的7%。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共接待游客1.6亿,旅游综合收入1134.3亿元,同比增长25.6%、31%。

      数字增长的背后是一套“组合拳”。近五年来,“兰新高铁”“兰渝铁路”“宝兰高铁”等相继开通,大西北融入全国高铁网,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不断优化,各地奇绝风光不再遥远。甘肃省提出发展“十大生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居于首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甘肃各地干部群众的共识。2006年起,甘肃省开始实施“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建设,近年来积极推动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实招”频出。政府引导下,人才、创意、资金快速进入文化旅游行业,很多体育旅游项目落地孵化成为可能。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认为,“体育旅游”既不同于竞技体育、也不同于全民健身,是一种新的“融合形态”,随着转型发展持续推进,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甘肃会提供越来越多的“高端供给”,甘肃体育旅游前景可期。(文/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胡伟杰)

    上一篇: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下一篇:7月29日起 凡未登记备案穿越格聂神山景区的游客将被处罚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1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