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旅游将更快捷:12省份“市市通高铁”时间表出炉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9-10-12 06:32:3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lvxing/19284.html  评论:0  收藏

      高铁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快捷,被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中国高铁营业里程突破3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同时,各地纷纷加快市市通高铁的脚步。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继福建成全国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之后,另有12省份市市通高铁时间表也相继出炉。

      2020年成市市通高铁关键年份

      记者梳理发现,河南、广东、广西、辽宁、安徽、山东、陕西等7省份市市通高铁时间表集中在2020年,不难看出,2020年成市市通高铁关键年份。

      具体来看,河南明确,2020年,规划铁路运营里程达到7000公里,实现所有省辖市通快速铁路,其中,高速铁路约2000公里;广东指出,2020年,全省铁路运营总里程将达5500公里,重点打造“五纵二横”高速铁路骨干网络,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000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速铁路;广西要求,到2020年,全区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基本建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速铁路交通圈。

      山东力争到2020年末,基本形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1、2、3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在山东省内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的大交通梦想。辽宁规划“十三五”期间,要优化路网运输结构,推进快速铁路、城际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实现“市市通高铁”。安徽到2020年底,境内将有合宁、合武、京沪、合福、合蚌、宁安、杭黄、商合杭、郑阜、合安九、郑徐等多条客运专线织成的高铁网络。陕西明确,“十三五”期间将投资超过5000亿元,到2020年力争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公路。

      对比12省份时间表,江苏是其中实现市市通高铁最早的省份。据“中国铁路”微信号消息,2019年9月16日,新建徐州至淮安至盐城铁路连镇铁路董集至淮安段正式开始联调联试,预计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徐盐铁路、连镇铁路董集至淮安段开通运营后,将改写淮安、宿迁两市不通高铁的历史,至此,江苏十三个省辖市将全部进入高铁动车时代。

      “高铁+旅游”受旅客青睐

      随着国内高铁网络日益完善,围绕高铁的一站式旅游服务也越来越成熟。据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19“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报告》显示,国庆期间,西安、杭州、南京、苏州、张家界、桂林、黄山、张掖、兰州、青岛为国内高铁游十大热门目的地。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称,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各地铁路部门与地方旅游部门合作,推出一系列“高铁+旅游”项目,为旅客提供旅游咨询、交通出行、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等全方位服务。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国庆假期,高铁客流持续走高,全路动车组日均发送旅客达到8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9%,沪昆、哈大等39条高铁旅客发送量创国庆假期历史新高。

      专家:高铁加快了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跨入高铁时代。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发布会上透露,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今年7月,世界银行在最新《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报告中指出,长期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化是中国高铁成功的关键要素。报告认为,中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高铁体系发展提供了清晰框架,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值得别国借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丁宁宁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高铁加快了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有利于铁路沿线形成走廊产业经济带,有助于扩大地区间分工,使得国内市场的统一性提高。

      丁宁宁还称,随着更多高铁实现运营,也更有利于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从而大大增加了民众的工作机会。

    上一篇:浙江处理19家国家4A级景区
    下一篇:全国铁路11日零时起实施新运行图 这些线路有调整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1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