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多尼卡:飞机客舱与5G融合 助力中国航空互联网弯道超车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9-11-28 06:32:35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lvxing/21345.html  评论:0  收藏

      
    11月27日消息(九九)继今年6月5G牌照发放后,10月底5G正式商用,我国大踏步进入5G时代。5G作为通讯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其Gbps级的下行和ms级的端到端时延,让更多想象中的应用成为现实。  
    “相对于地面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航空互联网仍处于只闻雷声,不见雨点'的尴尬状态,国内航空互联网普及率不及5%,距离人民对美好飞行生活的向往差距仍然巨大。”深圳市多尼卡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谢鹰日前在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  
    商业模式难觅航空互联网仍未成气候  
    飞机上的通信需求一直存在,2008年11月,Aircell公司在维珍美国公司的一个航班上第一次推出基于地面专用基站Gogo的空中上网服务,到2012年底,Aircell共给全美大约2000架飞机安装了上网设备。目前,客舱联网在欧美已经基本普及,方式是以WiFi为主,用户渗透率大概在8%左右,采用收费模式。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国内的客舱联网发展并不顺利。WiFi上网收费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4年初,谢鹰从中国联通大平台投身航空互联网创业公司。其所在的多尼卡公司迄今有16年历史,2010年前以飞机娱乐系统升级作为业务支撑,2011年以后,多尼卡意识到机舱WiFi将是新的业务增长点,但一直苦于没有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只在国航777-200、深航737-900、海航737-800、翔鹏737-800/A320、南航B737-800/A320、卡塔尔A319/320、澳门航空A320等70余架飞机上安装了机载客舱WiFi设备。  
    空中客舱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移动宽带联接的盲区。虽然在过去几年中,航空互联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每架飞机链接的速率仍停留在Mbps时代(相当于地面3G时代的速率),分摊给机上100多位乘客,每位乘客只有约数十kbps的量级(相当于地面2G时代的体验)。天地之间速率的巨大落差,成为航空互联网发展与普及道路上必须要翻越的一道难关。  
    从电信业务角度出发实现5G与智能客舱的融合  
    多尼卡目前在国内70多架飞机上提供WiFi服务,而中国有近4000架飞机,大面积商业蓝海尚未被开发,而5G是个巨大的机会。  
    我国将飞机客舱联网定义为基础电信业务,只有电信运营商才能实现天地互联的网络建设。随着5G商用,飞机客舱与5G跨界融合将实现国内航空互联网的弯道超车。“跨界的事情需要跨界的团队,多尼卡正是由通信与航空两个领域的专家组成。”谢鹰说。  
    多尼卡团队认为,5G时代,可以将空中WiFi转换成空中基站,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G、5G解决方案装上飞机,通过移动通信信号联网。并且运营商可以共享基站,解决飞机空间狭小多运营商建站难的问题。  
    采用通信与航空的深度融合模式,航空公司提供场景,运营商解决流量运营,多尼卡帮助航空公司和运营商实现机载基站的建设实施。对运营商而言,由地面红海上升到客舱蓝海,可以实现空地联营;对乘客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便捷上网,乘机体验非常好;对航空公司而言,是品牌提升,飞机能够为乘客提供全新的服务,可以开源增收,也可以降本增效。三方利好,何乐而不为?  
    多尼卡经过两年的探索,基本突破了适航门槛,在解决民航+通信深度融合方面得到民航局、运营商及航空公司比较正向的反馈。“4G与5G网络上飞机这个方案确实有点大胆,多尼卡愿意做先行者。”  
    谢鹰表示:“5G大幕刚刚拉开,有理由相信5G与航空的结合,将促进机舱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并在最近一两年迎来爆发增长点。”

    上一篇:临夏州:旅游铺就脱贫致富路
    下一篇:秦腔传统剧目《闯宫抱斗》进行复排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1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