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泉城图书馆联盟成立:30家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9-12-24 06:32:4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lvxing/22290.html  评论:0  收藏

      一座城市的图书馆属性不一,馆藏资源各有侧重,如何进行有效整合来对接民众的新需求,打通壁垒为民众提供更便利的阅读体验?近期山东济南策划成立的泉城图书馆联盟,有望提供一种探索模式。

      开启“15分钟阅读生活圈”

      在2019年的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了20项为民办实事事项,其中有两项与全民阅读有关:一是建设12个高品质泉城书房;二是打造泉城图书馆联盟,试点推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从年初到12月,这两项工作都已取得积极进展,打造泉城图书馆联盟更因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意义,获得了广泛关注。

      济南市图书馆馆长郭秀海告诉记者,泉城图书馆联盟是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教育局的指导下,以济南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为基础,共同打造的全市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旨在联合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大学图书馆、市属高等院校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济南市第二图书馆、各区县公共图书馆、泉城书房等30家图书馆和超300家社区分馆,实现联盟成员馆之间的文献资源共享和图书通借通还。

      在相关专家看来,泉城图书馆坚持“平等、免费、无区别服务”的宗旨,其成立对试点推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跨系统实现市域范围内图书无障碍通借通还意义重大,有利于做到一馆办证各馆通用、一卡通行就近借还、一馆藏书各馆共享,同时,还有望实现人群密集区域图书馆服务的全覆盖,开启泉城市民“15分钟阅读生活圈”新体验。

      攻坚克难、全力以赴

      由于历史原因及客观因素,泉城图书馆联盟在前期建设筹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架设联盟异构系统借还技术平台是主要难点和突破口。为此,济南市各级各部门和相关技术方一起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利用近一年的时间,研发完成了基于国际先进标准NCIP协议的异构系统平台,打通了省、市、区、社区4级公共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各运营系统技术壁垒,初步实现了各联盟单位系统兼容和借书、还书、续借跨系统跨馆际操作,成为全国首创。

      前期筹备的过程艰辛而又值得铭记。年初以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教育局相互协调配合,先后开展3次全市图书馆摸底调研,召开8次协调推进会,邀请省、市行业专家学者进行专项研讨,深入了解意向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为确保联盟业务工作顺利开展,济南组建了联盟筹备委员会;制定详细的推进工作方案,起草了联盟章程、加盟协议、服务宣言等多个文件;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完成与山东省图书馆ILAS系统对接、与济南大学图书馆汇文服务系统对接。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还参加了平台培训,旨在将自己的工作与联盟相结合,提升服务能力。

      精准对接民众文化需求

      近年来,济南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亮点频频。

      2013年以来,济南市图书馆坚持“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科技强馆、服务立馆”的服务理念,启用了全流程自助借还系统,实现了图书智能定位、智能查找、智能借阅。如今,该馆坚持全年365天不间断开放,零门槛借书,人性化服务,日均接待读者近8000人次。在品牌打造方面,济南市图书馆连续10年举办“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先后推出了“你看书我买单”“享阅到家网借服务”“社保卡免押金便捷借还服务”“书来书往”图书交换平台以及汽车流动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等创新举措,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作为泉城图书馆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全市各处的泉城书房在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智慧图书馆建设,旨在用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每个泉城书房统一配备人脸识别门禁系统、RFID防盗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大数据显示系统、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监控系统,以及图书杀菌机、还书箱等,且全部实现与各县市区图书馆的通借通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节省了人力资源,消除了读者对图书卫生状况的担忧。读者只须凭身份证、读者证刷证或刷脸进入,为泉城书房全天24小时不间断开放奠定基础。

      “泉城图书馆联盟完善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夯实了文化阵地,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精准对接民众的文化需求。”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吴波介绍,未来,泉城图书馆联盟将继续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模式,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联盟建设中,逐步加大对社会的开放程度,推动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苏锐)

    上一篇:广东:群众文化权益保障有力
    下一篇:2019“白山之冬”冰雪旅游节开幕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1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