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0-05-09 06:32:31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lvxing/26717.html  评论:0  收藏

      5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名列其中。这是广东省获得的第七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项。 由于疫情原因,“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改为网络会议的形式直播评审,这是三十年来首次利用“五一”节假日举办的“假期云考古”,备受关注,影响甚广。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国内文博考古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分别为: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据统计,2019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考古发掘项目共计1096项,年度考古发掘项目首次超过1000项,分布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其沉没地处在广东中部通往西部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也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在文物、船体、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巨量外销瓷、大量手工艺制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及众多金银铜货币的发现,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已涉及到海外贸易体系,呈现了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历史见证。考古专家认为,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工作前后历经近30年,从水下调查、整体打捞到发掘保护和公众展示,是世界水下考古界的经典之作,也见证了我国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水下考古学科的发展历程。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此次入围终评的唯一水下考古项目,也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此前,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曾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首个入选该奖项的水下考古项目。  

      从1987年发现古船,到2007年整体打捞,2014年全面发掘保护,再到2019年船舱内文物挖掘完毕,“南海I号”的水下考古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南海I号”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使用巨型钢沉箱将800多年前的南宋古沉船从海底整体打捞上岸,于2007年成功移入位于阳江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保存。2014年,“南海I号”开启沉船保护发掘,至2019年8月,完成船舱内文物的清理工作,沉船中出水文物精品达18万余件。  

      该项目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此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六个考古发掘项目(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郁南磨刀山遗址、深圳屋背岭发掘、英德青塘遗址发掘),均获评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上一篇:山东省济潍高速沿线新发现11处文物点
    下一篇:河南研究部署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1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