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现实版晴天霹雳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晴天会有闪电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0-08-21 13:11:08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11800.html  评论:0  收藏

    天气在线讯 我们知道,一般雷电都会出现在降水前夕或降水期间,很少会有晴空万里出现雷电的。但现实中,确实是有晴天霹雷的情况的。昨日(20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就出现了晴空中劈下一道闪电现现象,这简直就应了那句“晴天霹雳”。具体现实版晴天霹雳是怎么回事?到底为什么晴天会有闪电?一起来了解。

    现实版晴天霹雳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晴天会有闪电

    现实版晴天霹雳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晴天会有闪电

    晴天霹雳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男子车内的行车记录仪拍下惊人瞬间:晴空中突然出现一道闪电,直击一棵棕榈树。画面显示,当时晴空万里,没有任何暴风雨的迹象。据报道,佛罗里达半岛中部是全美闪电最集中的地区。

    为什么晴天会有闪电?

    根据不同的地形及气象条件,雷电一般可分为热雷电、锋雷电(热锋雷电与冷锋雷电)、地形雷电3大类。

    晴天打雷应该属于地形雷电。

    大气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最后要通过对流触发机制的作用来实现,因此 雷暴的发生源就往往出现在触发机制条件最好的场合。也就是锋面、低压、辐合线等有利于抬升和辐合作用 的天气系统 内,以及有利于热力、地形抬升等作用的地理环境内。这里仅以不同的地理环境为条件来分析 雷暴的源地。

    山地在同样水汽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山地热力作用比平原显著,又有地形抬升作用,触发力条件好,最易成为雷暴源地。特 别是被平原包围的 山地,即使范 围不 大,只要达到与雷暴单体尺度相当的孤立山地,就能成为雷暴源地。

    雷电是怎么形成的?

    现实版晴天霹雳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晴天会有闪电

    雷电

    1、热雷电是夏天经常在午后发生的一种雷电,经常伴有暴雨或冰雹。热雷电形成很快、持续时间不长,1~2小时;雷区长度不超过200~300km,宽度不超过几十千米。热雷电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空气非常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已近饱和,这是形成热雷电的必要因素。

    (2)晴朗的夏天、烈日当头,地面受到持久暴晒,靠近地面的潮湿空气的温度迅速提高,人们感到闷热,这是形成热雷电的必要条件。

    (3)无风或小风,造成空气湿度和温度不均匀。无风或小风的原因可能是这里气流变化不大,也可能是地形的缘故(如山中盆地)。

    上述条件逐渐形成云层,同时云层因极化而形成雷云。出现上述条件的地点多在内陆地带,尤其是山谷、盆地。

    2、强大的冷气流或暖气流同时侵入某处,冷暖空气接触的锋面或附近可产生冷锋雷电。

    (1)冷锋雷(或叫寒潮雷)的形成是强大的冷气流由北向南入侵时,因冷空气较重,所以冷气流就像一个楔子插到原来较暖而潮湿的空气下面,迫使暖空上升,热而潮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水蒸气达到饱和,逐渐形成雷云。冷锋雷是雷电中最强烈的一种,通常都伴随着暴雨,危害很大。这种雷雨一般沿锋面几百千米长、20~60km宽的带形地区发展,锋面移动速度每小时50~60km,最高可达每小时100km。

    (2)暖锋雷(或叫热潮雷)的形成是当暖气流移动到冷空气地区,逐渐爬到冷空气上面所引起的。它的发生一般比冷锋雷缓和,很少发生强烈的雷雨。

    3、地形雷电一般出现于地形空旷地区,它的规模较小,但比较频繁。

    天气资讯:

    北京今明天以多云为主 后天有降雨

    今日山东地区将有大暴雨 明后天仍有雷雨并伴有7到9级阵风

    “海高斯”已走远 广东未来三天仍将有雷雨

    四川暴雨致交通道路被毁 境内山体滑坡严重

    北方地区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 四川盆地地质灾害频发

    上一篇:2020台风巴威路径实时发布系统云图更新 8号台风高清卫星云图发展情况
    下一篇:第8号台风最新消息2020 今年8号台风会影响登陆我国吗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