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辽宁葫芦岛海边现荧光海是怎么回事 荧光海形成原因是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0-10-28 18:11:11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14473.html  评论:0  收藏

    天气在线讯。近日,辽宁葫芦岛海边现荧光海的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引来网友围观。视频中葫芦岛海边出现大量蓝色的荧光。而关于荧光海形成原因,据了解,荧光海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发光现象,最为常见的是夜光虫,也包括其他如膝沟藻等种类发光。

    辽宁葫芦岛海边现荧光海是怎么回事 荧光海形成原因是什么

    视频截图

    辽宁葫芦岛海边现荧光海是怎么回事

    10月27日,辽宁葫芦岛。望海寺海边出现了罕见的荧光海,海浪自带魔幻般的蓝光,在夜晚照亮了葫芦岛的海滩。漩涡君科普,荧光海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发光现象,由发光浮游生物形成。

    荧光海形成原因是什么?

    荧光海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发光现象。所谓生物发光现象,是指生物通过体内的一定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而释放的过程。

    海水中能够发光的生物种类相当多样,从单细胞的甲藻类,到腔肠动物诸如发光水母、环节动物如海生多毛类、软体动物如各种发光头足类、以至于节肢动物的磷虾和海萤等。从大连这次“荧光海滩”现象来看,可以排除体型较大水母和头足类,而海萤等节肢动物无法产生如此强烈的荧光,因此最有可能的是甲藻类单细胞生物繁殖所致。

    辽宁葫芦岛海边现荧光海是怎么回事 荧光海形成原因是什么

    漂亮的荧光海

    甲藻是一类非常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它的很多特征介于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和属于真核生物的原生生物之间,目前普遍将其归为双鞭毛藻类。甲藻是躯体通常被纤维素质的甲板覆盖,在甲板间形成的沟里具有2-3条鞭毛,藻体依靠这些鞭毛得以在水中游动和摄食。

    甲藻中的许多种类可以发光,我国沿海最为常见的是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也包括其他如膝沟藻(Gonyaulax spp.)等种类。夜光虫是甲藻中形态较为特殊的一类,其藻体没有甲板包被,藻体较大,通常缺乏叶绿体,多依靠其鞭毛摄食原核生物或其他藻类为食。

    荧光素是一类小分子物质,它能作为底物和荧光素酶结合,结合后荧光素酶则使用ATP使得荧光素释放荧光,完成化学能向光能的转化。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夜光虫的发光机理,在于受到外界刺激后,藻体内液泡膜上可产生类似动物神经细胞膜动作电位的电化学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液泡膜上对电压敏感的质子通道开放,使液泡内的质子可以进入液泡膜上称为闪光体 (scintillons)的小囊内,激活其中含有的荧光素酶,从而产生荧光。其他类型的甲藻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发光机制。

    因此,对于“荧光海滩”的出现,相关部门应加强水质监测,查明发生原因,并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做好相应准备夜光虫得名于其受刺激后能够发光的特性。夜光虫发光源于其细胞内的荧光素-荧光素酶反应。

    实时热点资讯推荐:

    新冠疫情致全球5亿个岗位消失是怎么回事 联合国:全球每月损失3750亿美元

    2021年清明节和复活节是同一天是怎么回事 2021清明节在几月几号

    在阳光照射的月球表面发现水是什么情况 月球表面发现水有什么意义

    神农架进入秋叶最佳观赏期 网友:画面秋色醉人

    受新冠疫情影响 2021年全球34%员工将永久在家办公

    今天环卫工人节是怎么回事 环卫工人节是怎么来的

    长期精神紧张可能诱发乳腺癌是怎么回事 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小兴安岭首次找到东北虎吃熊证据是怎么回事 熊与老虎哪个厉害

    漠河降雪量已达入秋最大级别是什么情况 居民: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

    全聚德三个季度亏掉三年利润是怎么回事 全聚德是怎么没落的

    上一篇:宁夏发布暴雪黄色预警气温骤降4℃ 降雪仍在持续外出注意安全
    下一篇:四川多地有降雨天气 局部地区有中雨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