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千岛群岛发生5.4级地震 千岛群岛为什么多地震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5-16 18:41:16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27226.html  评论:0  收藏

    呱知天气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地震最新消息,今天(16日)下午13时25分千岛群岛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关注地震消息的人应该都知道,千岛群岛地震非常频繁,而且级别也相对比较高。那么,千岛群岛为什么多地震呢?位于什么地震带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千岛群岛发生5.4级地震

    千岛群岛发生5.4级地震 千岛群岛为什么多地震

    千岛群岛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16日13时25分在千岛群岛(北纬50.35度,东经156.65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千岛群岛,西太平洋北部,在堪察加半岛顶端的洛帕特卡角与北海道东北的纳沙布角之间有一串珠状的岛屿所形成的的弧形岛群。它连接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海道,西濒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由占守岛、幌筵岛、新知岛、得抚岛及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后四岛日本称为“北方四岛”,为俄日争议岛屿)等近40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5600km²。大小岛屿像商量好了似的,排列有序,形成了一条奇特的“岛链”,正好是太平洋与鄂霍次克海的天然分界线。群岛南北绵延达1200余公里,岛上火山纵横,地势崎岖,海岸线曲折、陡峻。千岛群岛之间有多条海峡。岛弧一侧为千岛海沟,最深处达10542米。群岛中择捉岛最大,面积3139km²,有海湾10余处,可停泊大型舰船。

    群岛主要由火山岩礁组成,有火山160座,其中活火山38座,有太平洋火环之称。地震频繁,平均三天一次,多为海底地震,强震之后伴有海啸。各岛山峰耸立,地势崎岖,千米以上高峰40余座,阿莱德山最高,海拔2339米。岛上河短流急,多石滩、瀑布。

    千岛群岛为什么多地震?

    千岛群岛发生5.4级地震 千岛群岛为什么多地震

    地震带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它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

    该地震带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80%,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90%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

    千岛群岛发生5.4级地震 千岛群岛为什么多地震

    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国家: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文莱、加拿大、哥伦比亚、智利、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东帝汶、萨尔瓦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尼、日本、中国、基里巴斯、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尼加拉瓜、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拿马、秘鲁、菲律宾、俄罗斯、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鲁、美国。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海沟:阿留申海沟、布干维尔海沟、克马迪克海沟、日本海沟、千岛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菲律宾海沟、琉球海沟、汤加海沟、雅浦海沟。

    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的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可可斯板块、欧亚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纳斯卡板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南美洲板块。

    上一篇:男子露营被蜱虫叮咬半身钻入体内 蜱虫是什么被咬了怎么办
    下一篇:海南2022年汛期已经开始 今明部分地区大到暴雨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