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海南发布海浪和风暴潮蓝色预警 相关海域作业船只须注意防范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8-10 21:16:58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28930.html  评论:0  收藏

    据网络资讯,台风木兰今上午登陆广东徐闻之后,已经下到北部湾了,目前还正在北部湾活动中。而在活动中,将给附近海域带来显著影响。据海南气象部门最新消息,今天(10日)下午16时,海南分别发布了海浪和风暴潮蓝色预警!相关海域作业船只须注意防范。

    海南发布海浪和风暴潮蓝色预警

    海南发布海浪和风暴潮蓝色预警 相关海域作业船只须注意防范

    海洋预报

    海南省海洋预报台2022年08月10日16时发布海浪蓝色(四级)预警:受台风“木兰”影响,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雷州半岛以东、海南岛以东海面有3.0~3.8米的大浪。海南岛以南、西沙附近、北部湾海面有2.5~3.2米的大浪。东沙附近、中沙附近、琼州海峡、南沙附近海面有2.0~2.8米的中到大浪。海南岛西部和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2.0~3.0米的中到大浪。请上述海域作业船只提前做好防浪避浪工作,并关注我台的后续预报。

    海南省海洋预报台2022年08月10日16时发布风暴潮蓝色(四级)预警:受2207号台风“木兰”(热带风暴级)影响,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海南岛北部和西部近海将出现20到50厘米的风暴增水,上述岸段的最高 潮位在当地蓝色警戒潮位以下。请有关单位做好防潮准备,并密切关注我台后续预报。

    台风来临前,海上船舶怎么办?

    海南发布海浪和风暴潮蓝色预警 相关海域作业船只须注意防范

    台风天渔船避险

    1、台风来临前,船舶应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

    2、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

    3、等待救援时,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果断地采取离开台风的措施,如停(滞航)、绕(绕航)、穿(迅速穿过)。

    4、强台风过后不久的风浪平静,可能是台风眼经过时的平静,此时泊港船主千万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回去加固船只。

    5、有条件时在船舶上配备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现代设备。

    6、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或与陆地较近时,可以利用物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如堆“SOS”字样,放烟火,发出光信号、声信号,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等。

    遭遇台风时,如何避航?

    海南发布海浪和风暴潮蓝色预警 相关海域作业船只须注意防范

    台风渔船注意事项

    在海上航行的船舶遭遇台风时,为了避免被卷入台风中心或中心外围暴风区,一般采取避航方法。船舶可根据台风的动态和强度不失时机地改变航向和航速,使船位与台风中心保持一定的距离,处于本船所能抗御的风力等级的大风范围以外。

    台风右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路线接近一致,右半圆风速比左半圆大;而且绝大多数台风都是向右转向,容易把处在右半圆的船舶卷入台风中心。因此在航海上把台风的右半圆称为“危险半圆”,把左半圆称为“可航半圆”。

    船舶在海上遇到台风时,应根据台风的情况和动态预报以及现场观测的风力、风向和气压的变化情况判明本身所在位置,以便采取适当的航行方法,尽快远离台风中心。

    如何判断船位?怎样采取航行措施?

    1、风向顺时针变化,气压不断下降,风力逐渐增大,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危险半圆的前半部,即危险象限,应以船首右舷顶风全速航行。

    2、风向逆时针变化,气压不断下降,风力逐渐增大,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可航半圆的前半部,应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

    3、风向不变,气压不断下降,风力逐渐增大,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进路上,应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

    上一篇:8月10日国外天气预报:朝鲜半岛中南部局地有大暴雨
    下一篇:台风木兰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在北部湾活动中广西受明显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