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官方: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进入重度老龄化意味着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9-23 19:23:27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29852.html  评论:0  收藏

    呱知天气讯,从开放三胎政策来看,可以知道我国的生育率是非常低了,而生育率低下将进一步加速老龄化进程。近日,相关部门召开了发布会,发布会上官方人员表示: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那么,进入重度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官方: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官方: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进入重度老龄化意味着什么

    人口老龄化

     20日,相关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指出,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提到,具体来说,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二是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大。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官方: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进入重度老龄化意味着什么

    老龄化

    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王海东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

    进入重度老龄化意味着什么?

    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大,出生人口数量持续降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门口出生率仅仅只有7.18%,已经连续两年跌破10%了,出生人口已经打破了最低数”,退休人口数量也是在不停的上升“在2020年退休人口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2762万元,增加了452万人。2022年面临的退休人口,大约比新就业人口增加800万左右。”相关的退休人口数量不停的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力在逐渐减少,人们的社会压力更大。

    有什么影响呢?

    官方: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进入重度老龄化意味着什么

    人口老龄化

    社会劳动力减少,相关就业人员的工作量更大,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多。退休人员在不停的增多,这其中就面临着一定的缺口,相关企业缺乏一定的人才,社会劳动力在不停的减少。不仅如此,企业之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相关就业人员的工作量更是繁重,人们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很多。

    为什么老龄化越来越重?

    1、死亡率降低:老年人随物质文化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其预期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日渐加大。

    2、出生率降低:由于自然灾害、疾病及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人口出生率降低,少年儿童在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3、思想转变: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已转变,不愿生小孩、想做丁克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中老年人在变老,没有新生人口填补,导致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

    上一篇:第14号台风“南玛都”最新消息 台风南玛都将变性为温带气旋
    下一篇:台风过境女子窗外刮来百元大钞 女子将其捐给了爱心休息站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