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土耳其10省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时间将持续3个月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2-08 14:12:05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32427.html  评论:0  收藏

    据网络资讯,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土耳其的发言,土耳其大地震已经造成超3000人遇难,还表示正在面临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另外,重要领导人还宣布了土耳其10省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该状态时间将持续3个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最新情况。

    土耳其10省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土耳其10省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时间将持续3个月

    土耳其地震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2月7日,土耳其重要领导人表示,土耳其地震已造成该国3549人遇难,土耳其正面临本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并宣布在土耳其受地震影响的10个省份实施为期3个月的国家紧急状态。

    重要领导人还表示,截至目前,土方已派遣大约5000名医务工作者前往灾区救援。

    当地处在地震带上

    土耳其位于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此轮连续强震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层带上,该断层带过去也曾发生破坏性地震。

    美国USGS表示,此轮连续强震中首次强震的震源所在的断层带约100公里长,地震对断层带附近的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破坏。

    有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一场由两个构造板块水平滑动引起的走滑型地震。美国密苏里大学地震学家桑德沃尔指出,地球岩石圈被分成不同的板块,“有点像拼图”。他表示,这些板块在断层线上相遇,互相缓慢摩擦。互相碰撞累积应力,当地壳无法继续累积应力时,地壳会破裂,释放出地震波,使地面发生震动。

    英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称,此轮连续强震是由阿拉伯板块向北移动,与安纳托利亚板块相互摩擦引起的。

    抗震准备不足

    土耳其10省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时间将持续3个月

    土耳其地震严重原因

    《卫报》报道称,除地质结构外,客观因素也使得此轮连续强震的受灾规模更大。首次地震发生在冬季凌晨的黑暗中,当许多人还在睡觉时,当地建筑物已被地震夷为平地。

    来自土耳其的电视画面显示,被地震惊醒的民众穿着睡衣站在雪地里,看着救援人员挖掘受损房屋的废墟。

    美联社刊文指出,当地建筑物不够坚固也是受灾规模扩大的原因。美国地质部门结构工程师基肖尔-杰斯瓦尔说,受连续强震影响地区的建筑多为脆弱建筑。

    杰斯瓦尔说,虽然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等地的新建筑设计考虑到了现代抗震标准,但土耳其南部的这一地区有许多旧的高层建筑。研究人员表示,叙利亚之前的快速建设,加上多年战争的影响,也可能使当地建筑变得脆弱。

    叙利亚也有着类似的情况,即使在地震发生之前,叙利亚战前商业中心阿勒颇的建筑物也经常倒塌,由于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叙利亚基础设施破旧不堪,同时该国几乎没有外界监督以确保新建设项目的安全,有些项目甚至是非法建造的。

    BBC报道称,除此之外,此轮连续强震所发生的地区已有200多年没有发生大地震,也不曾收到任何警告信号,因此当地的抗震准备水平低于更习惯于应对地震的地区。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火山学和风险传播学学者索拉纳博士表示,“不幸的是,在土耳其南部,特别是在叙利亚,抗震能力强的基础设施相对有限,因此现在主要依靠灾后应对措施来减小受灾规模,接下来的24小时对寻找幸存者而言至关重要,48小时后幸存者人数将大幅减少。”

    除此之外,灾区的严寒天气和交通堵塞也阻碍了救援工作。叙利亚民防组织“白头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叙利亚北部灾区正处在灾难性的情况中,有不少建筑物倒塌或出现巨大裂缝,数百人受伤和受困,数十人死亡。此外,当地正遭遇暴风雪和低温天气,民众缺乏所需的基本服务以及安全的庇护所。

    上一篇:天津今天晴转多云最高气温7度 明起或有弱雨雪天气
    下一篇:地震废墟获救女婴脐带仍与遇难母亲相连 母亲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