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土耳其地震“震出”隐秘地层 几乎涵盖了半个地球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2-11 10:18:09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32523.html  评论:0  收藏

    据网络资讯,近日,全世界都在关注土耳其大地震的救援进展,此外,还有不少科学家对地震的地理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有一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在研究土耳其地幔是有了新的发现,即土耳其地震“震出”隐秘地层!该博士表示,这隐秘地层几乎涵盖了半个地球!

    土耳其地震“震出”隐秘地层 

    土耳其地震“震出”隐秘地层 几乎涵盖了半个地球

    地震震出隐秘地层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华军林(音译)博士在研究土耳其地下地幔的地震图像时,发现了地球的一个隐秘地层,位于地表以下100英里(约161公里)处的熔岩区域,至少覆盖了地球的44%。

    据报道,华军林在博士研究期间研究土耳其地下地幔的地震图像时,产生了寻找地球内部新层的想法。

    由于对地壳下部分熔化岩石的迹象感到好奇,他汇编了来自其他地震台的类似图像,得到了一个全球软流圈(asthenosphere)的地图。

    华军林惊讶地发现,软流圈存在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熔岩区域(molten rock),几乎涵盖了半个地球。

    熔岩区域(molten rock)位于上地幔(upper mantle)的构造板块(tectonic plates)之下。

    这个熔岩区域位于上地幔(upper mantle)的构造板块(tectonic plates)之下,形成一个软边界,使固体岩板能够移动。

    以前的理论认为,这些构造板块的运动很可能是由地壳下面地球地幔中的熔融岩石的对流造成的。这个想法可以解释固体岩石板块如何在地表下无缝移动。

    不过,华军林的研究显示,即使在熔体部分相当高的地方,它对地幔流动的影响也非常小。当他将熔岩地图与构造运动的地震测量进行比较时,发现没有任何关联。

    论文共同作者、布朗大学的地震学家和教授Karen Fischer表示,这项工作很重要,因为了解软流圈的特性和它为什么变弱的根源,是了解板块构造的基础。

    关于地球的内部结构:

    土耳其地震“震出”隐秘地层 几乎涵盖了半个地球

    地球结构

    由内到外:地核-外核(地核)-地幔-地壳。由外向内:地壳-地幔-外核(地核)-内核。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seismic activity)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大部分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今天探测器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但对人类脚下的地球内部却鞭长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不过12公里,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提示(此处用“猜测和分析”更妥当些)地球内部的秘密。地震发生地会出现持续性的气候异常,导致地表内部结构变化。

    上一篇:黑龙江今大部仍有降雪 哈尔滨道路结冰预警生效中
    下一篇:今晚江西南昌宜春等局部大到暴雨 明天部分地区雨势仍较强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