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发生2.9级地震 位于什么地震带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2-11 16:18:10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32549.html  评论:0  收藏

    据网络资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地震最新消息,今天(11日)下午14时39分,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从网友的反映来看,此次地震没有引起明显震感。不过,看到该地地震的消息,大家还是想知道该地为什么会地震,具体位于什么地震带?一起来了解。

    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发生2.9级地震

    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发生2.9级地震 位于什么地震带

    甘肃酒泉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2月11日14时39分在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北纬39.92度,东经96.37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位于什么地震带?

    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处于祁连山北麓的山前坡地,接近南山昌马震源,在北山地震线附近,所以,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大的。根据地质资料和历史典籍记载,历代都有地震发生,但震情不尽相同。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带曾经是主震地区;记载中常有“山崩地裂,天飞黄沙,地涌黑水,败坏城郭,居民迁徙”字样的描述。例如:《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143年10月(东汉顺帝建康元年正月)辛丑,凉州部(领郡十,包括河西五郡),郡六地震。”从公元142年9月至来年正月4日,余震延续近百八十日,山谷折裂,城郭寺院毁坏,人畜死亡。公元180年秋至181年春(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秋至次年春)“酒泉表氏(今高台黑泉镇)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倾,县易处,更筑城郭”。《太平御览》卷880载:公元366年5月(前凉张天锡三年四月)“延兴(即今玉门白杨河及花海乡)地震,陷裂水出”。公元574年(北周建德三年十二月癸卯)“凉州(河西五郡)地震,坏城郭,地裂,涌泉出。”

    隋唐以降,及至宋、元、明、清、民国,除公元781年至1227年酒泉被吐蕃、回纥、西夏占据酒泉400多年间,无据可查外,其他历朝历代都有地震记载,从记载情况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是地质构造性地震,震级一般不高,多为波及区,间或为主震区。除少数有较大破坏性外多都不太严重。而且,破坏性较大的地震,一般是两三百年一遇。

    甘肃位于青藏高原地震区:

    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发生2.9级地震 位于什么地震带

    地震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青藏高原地震区在欧亚地震带上:

    欧亚地震带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带,它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动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

    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

    其中一部分从堪察加开始,越过中亚,另一部分则从印度尼西亚开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它们在帕米尔会合,然后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区,再出亚速海。欧亚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释放在海岭地震带。

    上一篇:广东河源发生4.3级地震未来会有大地震吗 全球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了吗
    下一篇:研究称莫奈印象派画风实则是雾霾 画风随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变迷蒙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