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午后京津冀吉辽鲁等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5-12 14:36:57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34867.html  评论:0  收藏

    据网络资讯,今天(12日)上午10点,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此次预警范围除了南方之外,还有北方地区,即预计午后京津冀吉辽鲁等雷暴大风冰雹来袭,大风可达10级,注意防范。南方地区主要是短时强降水,地区有四川南部、云南南部以及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等。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午后京津冀吉辽鲁等雷暴大风冰雹来袭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午后京津冀吉辽鲁等雷暴大风冰雹来袭

    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5月12日10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5月12日14时至13日14时,河北中部和东北部、北京西北部和南部、天津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西北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吉林中部、辽宁西部、河北中北部、北京西北部、天津南部、山东北部、四川南部、云南南部、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岛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

    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午后至夜间。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短时暴雨、防雷、防大风准备工作,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

    2、户外行人和工作人员减少户外活动,注意远离棚架广告牌等搭建物;

    3、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关好门窗加固棚舍;

    4、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回港规避或者绕道航行等积极应对措施,工地注意遮盖建筑物资,妥善安置易受暴雨、风雹影响的室外物品;

    5、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和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准备。

    雷雨天气如何避险?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午后京津冀吉辽鲁等雷暴大风冰雹来袭

    雷电防范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上一篇:北京或遭雷暴大风冰雹突袭 开车遇到冰雹怎么办
    下一篇:专家建议给生孩子的人发薪水 网友:举双手赞成

    相关热词搜索:强对流天气 雷暴 冰雹 天气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延伸阅读:

    • ·多地将有8(2023-05-25)
    • ·中央气象台发布最新强对流预警:湖北湖南江西河南等谨防(2023-06-12)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