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海口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这些区域的居民非必要不出行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10-21 21:57:34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84721.html  评论:0  收藏

    据网络资讯,受台风三巴的影响,今天海南又是暴雨连连,局地还出现了大暴雨天气,今天海口市更是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暴雨预警信号的最严重级别。据最新气象预报显示,今天下午海口已经解除了暴雨红色预警,但是部分区域积水严重,大家还是非必要不出行哦。

    海口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海口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这些区域的居民非必要不出行

    暴雨预警信号

    强降水回波已移出海口,海口市气象台10月21日14时48分解除海口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受“三巴”减弱后的残余环流和南下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1日夜间至24日,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琼州海峡将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广西东南部和海南岛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海南岛东南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海口发布紧急出行提示:

    降雨积涝较为严重区域的居民非必要不出行

    今天上午,海口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紧急出行提示,由于海口市区近1个小时降雨量已达92.2毫米(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降雨落区主要集中于龙华区和秀英区,降雨积涝较为严重区域的居民非必要不出行,并做好自我安全防范。

    据悉,海水高潮位持续至今天15时。海水持续高潮位,给市区积水道路强排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市区多条道路积水较为严重。目前,海口市排水设施中心正在各易涝点全力组织强排,同时海口市交警也加大警力加强交通疏导。

    海口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紧急出行提示,降雨积涝较为严重区域的居民非必要不出行,并做好自我安全防范。确需出行,请注意避开积水路段,低洼区域和漫水路(桥),尤其做好青少年儿童出行陪护,规避涉水涉电风险,配合交管部门指挥,确保出行安全。

    海口天气预报

    冷空气南下,收拾台风“三巴”的同时也带来了降温,气温下降,秋意送达,小伙伴们注意及时添加衣物。未来三天,冷空气与偏东急流的共同影响,阴雨天气持续在线,局地雨势较大,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具体预报:

    今天夜间到明天,阴天有大雨,局地暴雨,气温23-26℃,东到东北风3-5级,近海海面风力6-7级,阵风8级;

    23日(星期一),阴天有大雨,局地暴雨,气温22-25℃;

    24日(星期二),阴天间多云有中到大雨,气温23-26℃。

    海口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这些区域的居民非必要不出行

    暴雨警告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哪四级?

    暴雨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雨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在中国大陆,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表示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分三级(黄色,红色,黑色),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为最高级。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只有暴雨警告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标准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上一篇:地震最新消息今天:甘肃甘南州临潭县发生3.0级地震
    下一篇:周末两天北京天气仍将以晴为主 最高气温在20℃出头

    相关热词搜索:天气 海口今日天气 天气预报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