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2025年地球或迎极寒?AMOC状态揭示人类正处“间冰期”阶段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4-07-02 22:58:24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news/89109.html  评论:0  收藏

    据网络资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一项关于海洋环流系统的重要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科学家预测,地球可能在2025年迎来一次极寒事件,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当前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状态的深入分析和理解。AMOC,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海洋环流系统之一,其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

    2025年地球或迎极寒

    2025年地球或迎极寒?AMOC状态揭示人类正处“间冰期”阶段

    地球

    一会热,一会冷,地球“打摆子”一样,这样的气候变化过程,已经让很多人觉得气候异常已经是常态化的事情。不过,这也是非常明了的事情,极端性气候的增长已经完全没有多大的争议性,而人类也只有继续对气候的维护才可能有所转变。

    如果持续这样下去,那地球极端性增长,同时还有可能走入下一个“小冰河时期”,地球进入降温时代,这是什么情况?全球变暖之后就是地球小冰河时期?

    全球变暖增长,这没有多大争议

    的确是这样的,全球变暖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气候的变化越来越强,与全球变暖是密切相关的。

    这不,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再次发布了数据,显示了海洋在气候方面的表现,真的是颠覆认知了。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已连续14个月打破有纪录以来同期最高值。

    今年5月,北纬60度至南纬60度的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达20.93摄氏度,为有纪录以来同期最高。

    美国气候中心也说明了,5月全球大部分海域的海洋表面温度高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其中热带大西洋的海洋表面温度创历史新高。

    看到没?一不小心就是新高,人类创造历史性的新高真的是不断了,而这背后根源问题,其实就是全球变暖,无论是海洋区域,还是陆地区域,都是如此。

    在2023年,人类创造了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摄氏度(±0.12摄氏度),过去10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10年。

    所以,这些数据都是证实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全球变暖继续发展。

    当然,2024年的高温发展模式大家也看到了,虽然有厄尔尼诺加持,导致全球气温发生了进一步单月最高气温,但综合性来说,全球变暖也还是根本。

    所以,什么超40度以上的高温,在我国同一时段创造历史,这其实也完全正常,本身这里面就有这些气候因子。

    只能说,这样的气候在全球变暖之下,可能还是难以消停了,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已经从罕见变成常态化。

    什么几十年一遇,甚至100年一遇的天气模式,在出现的频率上,都有概率提升。

    所以,全球变暖增长,这没有多大争议,在这种情况之下,肯定大家也期待地球能够降温一下,这不,还真有这样的研究说明了。

    《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关于地球的大变化情况,让大家看到了地球降温的趋势,这又是什么情况?一会说全球变暖,一会又说降温。

    2025年地球或迎极寒?AMOC状态揭示人类正处“间冰期”阶段

    地球

    2025年地球进入极寒?

    这是什么情况?那真的要变凉快了吗?按照《自然-通讯》发表的情况来看,这其实也是建立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的确在全球变暖之后,有可能让地球进入极寒时代。

    按照研究的情况来看,全球变暖在不断增强之下,会触发地球气候临界点的转变,而这只是其中一个,那就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

    AMOC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临界元素(即会切换到不可逆状态的子系统)之一,它或许会崩溃是人类重要的忧虑之一,可能对北大西洋地区和全世界气候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只要它崩溃之后,就会出现1.2万多年前的末次冰期气候模式,造成了北半球平均气温在十年内发生了10℃-15℃的波动,远大于现有一个世纪内1.5℃的改变。

    当时的地球正处于暖期,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突然减弱,大洋环流传输带关闭,导致全球增暖中断、气温陡降。

    整个事件持续了约1200年,全球平均气温整体下降了约6℃。这次全球性的突然变冷事件被后人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也就是让地球进入到极寒时代。

    而且从《自然》杂志的说明来看,通过发现了AMOC关键转变的早期警戒信号,表明它可能结束或崩溃的时间点最早可至2025年,且不晚于2095年。所以,这意味着2025年地球进入极寒?

    其实,这个结论发表出来之后,也引发了一些不一样的意见说明。

    那就是IPCC评估认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不太可能在21世纪完全崩溃,一些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崩溃的确切临界点是不确定的,截至现有的状态,对洋流的测量几乎没有显示出趋势或变化。

    但他们一致认为,临界点可能比以前想象中的更早到来。

    所以,无论是不是2025年地球进入极寒,但最终都认为可能这样的情况会很快到来。

    但介于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其实从根本问题上来说,还是要看全球变暖的状态,从而决定地球的未来变化。

    那么,综合性来说,这就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因子。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讲。

    人类正处于相对温暖的“间冰期”

    没错,其实也是一个冰期气候模式,只是大家的感觉不太一样,而且这个尺度看法不一样,所以与全球变暖完全不一样。

    《自然-通讯》期刊在2024年也分析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地球的气候是一直在不停波动的,而且在过去的历史上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比现有的地球情况还要温暖。

    最近的一个温暖时期就在距今约260万年前的上新世到更新世的过渡期。

    那时地球的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4℃,海平面比现在要高出约20米(即上海、天津、澳门等沿海地区全部都会被淹没),所以,全球变暖还没有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说明还没有达到260万年前的地球状态。

    但不同的尺度来看,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周期变化之下的叫法也是不一样,以数万年到数十万年为周期变化,在相对温暖的时期被称为“间冰期”,而相对寒冷的时期被称为“冰期”,现今的地球就处在一个相对温暖的“间冰期”,这下大家明白了吧?

    那就是全球变暖的确是存在,并且也可能在持续下去,导致地球进入极寒时代,但不同时间的尺度之下,地球的状态又是不一样的,这个就看如何看待了。

    反正就是变暖,变暖两者都不冲突。

    上一篇:持续强降雨已致安徽累计受灾人口86万人 紧急转移安置19.
    下一篇:北方迎大范围降雨 7月有热带气旋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

    相关热词搜索:2025年地球 地球 天气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6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