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处于强劲复苏阶段 网友感叹太难了
但多位经济学家也对笔者坦言,高预测值并不代表对经济的看法有多么火热,而是一个数字上的自然反弹,基数效应可能被低估。
在不发生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今年会受益于疫情后生产生活回归常态的内生动力,去年相对宽松宏观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低基数的拔高效应,实现全年5.5%以上甚至更高的增长率不足为奇。
由于2022年GDP只增长了3%,基数很低,即使没有报复性反弹,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长也会非常可观。
举例而言,去年消费增速接近0,机构预计2023年增速可达5%~6%;房地产投资去年增速大幅下降近10%,2023年预计为3%。制造业投资增速也有望维持在 6%;由于欧美经济体或陷入衰退,将影响出口需求,2023年预计出口下降15%。
但是GDP核算的是“净出口”,净出口下降可能并不明显,因为2023年进口也可能更大幅度萎缩。因而,纯从数字上来算一笔账,5%~7%的GDP增速区间并非遥不可及。
例如,渣打刚把一季度的增长预测从同比3.5%上调到4.9%,同时认为全年GDP增速超过预测值(5.8%)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从“三驾马车”来看,该机构预计消费会低位反弹,成为今年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估计消费可以为GDP增长贡献4.0~4.5个百分点。根据该机构测算,去年中国的个人储蓄存款增加了18万亿元,其中超额储蓄可能达到5万亿元(已经剔除了理财资金回表的影响),除了体现对未来收入缺乏信心的预防性储蓄,可能有相当部分为严格防疫措施下的非自愿储蓄。
2021年的经验表明,在防疫措施有所放松之后,储蓄率会回调,为消费复苏打开空间,预计家庭部门的消费会在今年下半年回归疫情前的趋势水平(并不是报复性反弹),全年增长7%左右。
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尽管“大件消费”(买房、买车)动能还有待改善,但服务性消费(餐饮、酒店)确实出现大幅增长,疫情期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正在得到释放。
就投资来看,今年房地产对投资的拖累会减少,渣打还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对增长的贡献大致为1.5个百分点。去年虽然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保持强劲,但房地产投资收缩了10%,房屋销售、新开工和土地购置等先行指标下滑更快。
今年,在保交楼和金融支持房地产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近期住房价格趋于稳定,房屋销售势头改善,前两个月房地产投资同比负增长5.7%,收缩明显缓解。不论中长期预期是否悲观,但随着前期推迟的刚性需求或会在今年逐步释放,全年房地产投资有望告别负增长。
在多数机构的预测模型中,2023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会变得微不足道甚至转为负值。由于全球加息潮,预测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慢,中国的外贸在外需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作用下会出现负增长,而进口表现则由于内需的逐步恢复会好于出口,导致贸易顺差缩小。
下一篇:云南疫苗龙头“美女董秘”被查 年薪300万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经济正处于强劲复苏阶段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