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 详细是什么原因?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4-18 23:25:22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redian/12415.html  评论:0  收藏

    开宗明义:我们认为调休制度最初的提出适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但现在它已经完成了赋予它的历史使命,建议不再全国统一安排调休,把决定权交给具体的企业和劳动者并且为了公民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当适当增加法定休假天数。

    最近,笔者的一个朋友跟我诉苦他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他每逢调休必生病我这个朋友平时不怎么锻炼,看上去不怎么强壮,因此我觉得这是因为他体质差但他强调说:我觉得自己体质并不差,主要是调休,真的,我感觉都是因为调休。

    他的强调引起了我的重视,我想起来我也不怎么喜欢调休,学生的时候就不喜欢,最简单的一条理由就是:调休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 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讨论是否应该取消调休首先先说明定义 调休是指因无工作安排而某个工作日责令其不上班,而到周末却要员工来还班或因有工作安排临时需节假日上班,而等日后用工作日为其补休,以拉平工作日时间。

    其实,什么是调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不必借助于定义,大家可能更想知道的问题是:调休是谁发明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调休是由文旅部提出的,初衷是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写到这里,大家肯定要说了:我不管调休的初衷是为了什么,人是需要好好休息的,不能为了一个经济数字就不让人好好休息啊因此我上网搜了一些网友对调休的评价。

    以微博为例,我们获取了国庆之后的部分数据,因为大家在评价时语言有点激动、夸张的成分,我们就根据数据总结了大家对调休的几个典型评价: 反人性,取消调休调休遇上领导要求加班,国庆后连续工作了8天很累了,但是领导不让调休。

    终于调休了,我要睡一天终于双休了,可以见朋友了调休遇上疫情防控,只能家里蹲再调休,我真的会谢谢你调休也没多几个钱,我宁愿不要调休结束,明天上班,今夜辗转反侧 可以看出微博上关于调休的评价基本都是负面的,大多数人支持“取消调休制度”。

    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发表这些言论的网友可能本身就是需要吐槽一下,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借助抽样调查或者逻辑论证的方式来回答:调休是否能保证劳动者得到充足的休息如果调休不利于人们得到有效休息,我国实行人大代表制度,我们就可以向人大代表提建议。

    而且再回检调休的初衷,我们要问,调休真的能促进消费吗?如果不能,我们就更有理由要求取消 调休会使人更加疲倦吗? 这个问题我们要解释一下,实际上并不是调休使人更加疲倦,而是调休后的补班打工人不是不愿意调休,而是因为调休作为一种调整方式总是会和补班一起出现。

    在我们做学生时,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主科老师要挪用体育课来上课,或者校长要缩短假期来多上课,学生大多是不愿意的,即使上了课,效率也极低,一是因为孩子总是觉得这本来是不上课的时间,二是很多学生需要补觉。

    于是每当补课,大家总是无精打采,当然还有少数同学抓紧下课后的一点时间也能玩得热火朝天进一步观察那些精力充沛的同学,我们发现总是这些同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那些较早把作业做完的,一类是玩得较多的同学其中的机理我们可以从一个很有趣的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

    一个自然界的启示——轮作 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措施,不仅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还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农民采用土地轮作、作物轮作来达到三大目的: 。

    防治病、虫、草害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力从而克服所谓的连作障碍(见下图)笔者在了解家乡的西瓜特产的生产时发现了这个名词“连作障碍”这个现象有趣就有趣在它仿佛就是说的我——干一件事干久了就有障碍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很多农村长大的小镇青年多多少少了解轮作障碍,至少听过土地过度耕种会使得肥力下降一些年轻人可能就完全没有概念了不过,笔者也有一个例子,相信只要在读书这件事上花过功夫的学生都有亲身感受我上大学时,爱好读书,几乎是以图书馆为家,但我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有几天不在状态,即使我努力进入状态,也是无济于事。

    后来我发现只要每隔同样的时间约朋友打打篮球运动一下,运动完再给自己休息一天,然后就能再次进入状态我把这个规律称为“官能平衡学说”,意思就是要注意轮流使用体力与脑力,如果总是能保持各个官能的使用平衡,则人总是能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

    学生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可能就会周期性地面临“不想学了”、“学不进去”的困扰 自然界不鼓励连作,同样的道理对人也一样,连续学习或工作使人失去活力,欲望下降,产生疲倦感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我们利用百度指数,用关键词在。

    百度网页搜索中搜索频次(的加权和)来代表网友对该事件的关注度从下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如下信息: 国庆后补班第一天(2022-10-08)“调休”和“累”两个关键词的搜索度同时大幅度上升;网友在周五、周六、周日主动搜索:累”的频次较低,其中周六最低,只有一个显著反常点(2022-10-08),也就是国庆后补班第一天;。

    国庆后三周,“累”的图像就像座山一样,基本位于近三个月均线以上。

    如果我们认为网友主动搜索“累”这一关键词是相由心生,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调休会使人更加疲倦 除了上一节的结论,既然调休的初衷是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我们也很感兴趣调休是否真的促进了经济发展(拉动消费只是一个中间目标,最终是还是看经济发展)以及补班的效率究竟如何。

    首先我们肯定一点: 补班的工作效率<正常班的工作效率, 这是因为我们已经论证了劳动者在调休后补班时会更加疲倦,疲倦的时候的工作效率自然要低于精力充沛的时候的工作效率关于调休是否真的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是一个“。

    曾经是,现在否”的具有时效性的问题,我们留到正文最后一节详细讨论 休息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正本清源,调休作为一种公民作息制度,可以借助民生福祉的框架来讨论关于作息制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八小时工作制。

    ” 八小时工作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日长度为8小时的工作制度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正常一天工作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为8小时 8小时工作制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资本主义早期,工人阶级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就开始进行罢工、示威活动。

    1866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上,根据卡尔·马克思的倡议,首先提出“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于1917年11月11日颁布了《关于8小时工作制》的法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8小时工作制被1919年10月国际劳工会议所承认。

    以后资本主义各国被迫陆续确认了8小时工作制建国后,我国也实行这一制度 ——百度百科 “八小时工作制”是马克思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之一,它从制度上解决了工人受到睡眠剥削的问题如果回到西方工业化时期,可能的情况是,一个黑心的企业主清晨就召集员工训话:休息10个小时是休息,休息8个小时也是休息,但依我看休息6个小时就足够了。

    你们今天都给我好好干活,谁也不许偷懒,谁干得多我点名表扬实际上他昨夜饮酒到凌晨,说这话时还满口酒气,刚说完就回到了他宽敞舒适的办公室,倒在沙发上呼呼大睡 近年来,我国职场上流行起了“996”的风气,有名气有福利的大厂说:加班是一种福报;没名气没福利的小厂说:我们要向大厂学习。

    “996”的蔓延使得我国仿佛进入了一个“全社会都在加班”的怪圈还是利用百度指数,我们可以看到自2011年以来,中国人对加班的主动搜索频次一路上扬,2017年达到了峰值,目前回落至均线附近

    之前,关于工作时长的数据一直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一份报告《2018年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 与十年前相比,北京居民的平均日工作时间有所增长,2008年“上班族”平均工作时长为7小时38分钟, 2018年为8小时34分钟,工作时间增加了56分钟。

    其中,青年人的平均工作时间为10小时,中年人群为8小时5分钟,老年人为5小时48分钟可见,从时间的层面考虑,工作的主要人群为青年和中年在老年群体中,有11%的人群参加了工作 从通勤时间来看,年龄越小承受的通勤时间越长。

    青年人的通勤时间为1小时52分钟,中年人为1小时15分钟,老年人为52分钟 对比十年间北京的人口变化可以发现,由于北京市人口结构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等原因,北京的“上班族”人口占比下降,但工作时长却在增加。

    这段话意味着加班的主要群体是青年人而非中年人和老年人因此北京青年人的压力是最大的(尤其是没有中老年人帮衬的北漂青年),我们通过下面的时间分配图来呈现 不同的时间分配 我们把一天24小时分为5块,分别是个人生理时间、家庭贡献时间、工作时间、个人自由支配时间和学习发展时间。

    下图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时间分配——适用于绝大多数青年

    不同的时间分配中,个人生理必要时间上的分布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分配中,各项活动分布最为平衡;间歇性失衡的时间分配中,工作时间、学习发展时间、家庭贡献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不可持续的时间分配中,工作时间和学习发展时间挤压、侵占了家庭贡献时间和个人自由支配时间。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最适合做的事,合理的时间分配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的时间分配则会令你错失良机青年时期(15岁-39岁)也是一样,青年面临学业、恋爱、婚姻、培养小孩、照顾老人等课题,这些课题哪一个都有大学问,都要匹配相应的时间才能做好。

    因此青年要学会轮作,学会劳逸结合 关于轮作的好处,人类的很多俗语已经替我们总结了: 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 周朝时期,民间有一个祭祀百神的“蜡”节日,孔子带弟子子贡去看热闹 子贡担心百姓只顾玩乐而会有危险。

    孔子给子贡解释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让他们放松一下,有张有弛,这是周文王与武王定下的规矩,这样便于更好地生产” 2、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列宁 1920年,列宁颁布了《关于利用克里米亚慰劳劳动人民》法令。

    两年后,相继颁布的劳动法正式将「强制性休假」写进了法律条文之中 从此往后,苏联公民被赋予了一项圣神不可侵犯的权利:每年须至少在疗养院渡过两星期的时光 3、久见生愁怨,小别胜新婚 夫妻相处时间长了,如果双方都安于现状,则激情会逐渐褪去,原本一些可以忍受的缺点被放大;而如果双方都能不断更新自己,或者有一段短暂的别离,则会为两性关系注入新的激情。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了轮作的好处,也希望学会轮作,但学会轮作的必要条件是拥有足够多的休息时间休息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休假权是宪法宣示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劳动者只是一个个个体,很难改变大环境;而休假制度作为能影响到所有国民的根本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休假制度虽然是一项制度,但并非不可调整,如何安排休假,如何安排地合理,具有深远意义 取消调休,增加休假 开门见山,抛出观点:我们认为调休制度最初的提出适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但现在它已经完成了赋予它的历史使命,建议不再全国统一安排调休,把决定权交给具体的企业和劳动者。

    并且为了公民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当适当增加法定休假天数 本节接下来的部分,我们说明调休不符合新发展理念对于“创新”和“共享”的要求,已经不适我国的新发展阶段,也已经不能促进经济发展说明过程会用到一点经济学和心理学。

    如果我们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简要分析一下我国宏观经济的现状和最新政策(见下表),我们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的内部问题出在创新不够和分享不够——因为创新不够,所以产品附加值上不去,因为分享不够,所以有效购买力少。

    三驾马车现状最新政策出口全球供应链重塑,运输成本上升,出口前景堪忧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消费内需不振完善劳动分配制度,坚持房住不炒,打击金融炒作投资投资回报率下降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励科研院所夯实基础科学研究,同时政府部门自身也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最新政策已经有意识地在解决这两大问题,作为这些政策的一个补充,我们认为应当取消调休,增加休假我们的理由如下: 创新是一个智力密集型活动,如体力劳动需要消耗体力一样,创新也需要消耗脑力只有休息充分了,劳动者才能有清晰敏捷的思维投入创新;只有闲暇时间富余,才能分配一部分给学习发展。

    消费意愿与消费者当下的心情和未来收入预期正相关,休息好,才能心情好,休息好,才能思考未来,更容易对未来有乐观的预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国民的幸福感(效用),个人的努力工作自然有职业理想的驱动,但最根本、最坚定的动力还是自发的对个人幸福和家庭幸福的追求。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休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再多阐述几句: 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多分配给某项活动一分,则势必要挤占其它活动的时间;延长工作时间=牺牲其它时间(家庭贡献时间+个人自由支配时间+学习发展时间);

    增加休假是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箭三雕一来,每人每年工作时间缩短,需要增加就业,有助于充分就业;二来,公民有更多时间用于学习发展、组织家庭,从而实现全面发展;三来,闲暇时间多了,公民也有更强的消费意愿 最后给大家讲一下“

    龟兔赛跑”的续集 2018年8月,《科学报告》杂志刊登了美国生物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据称,龟兔赛跑中,若用它们一生的运动量来衡量,乌龟作为一种很有耐力的动物,肯定会赢得胜利科学家称,乌龟一生走的公里数,比兔子要多。

    应该取消调休吗?从一个自然界的启示说起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上一篇:中国连续第7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怎么可以错过
    下一篇:五一放一天不调休 能接受吗? 到底怎么回事??

    相关热词搜索: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延伸阅读:

    • ·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 五一实际只放一天假(2023-04-18)
    • ·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 应该将法定假期固定下来(2023-04-18)
    • ·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 具体情况详细内容介绍(2023-04-18)
    • ·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 事件最新后续来了!(2023-04-18)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3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