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 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4-19 14:07:2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redian/12616.html  评论:0  收藏

    原标题:一季度投资消费外贸全面回暖一季度投资消费外贸全面回暖 “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针对过去一周关于国内经济是否通缩的讨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4月18日的发布会上做出了回应。

    展望下阶段经济走势,付凌晖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宏观政策显效发力,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考虑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比较低,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

    如果不考虑基数影响,总的来看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人均居民收入也在同步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88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1元,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

    “一季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地区各部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付凌晖评价道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行势头得到扭转,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内生动力稍显不足。

    近段时间关于‘经济是否陷入通缩’的讨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于经济恢复强度和可持续性的担忧”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引发过去一周关于通缩争议的点聚焦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3月,我国CPI同比增速跌至0.7%,创近一年新低,核心CPI也处于0.7%的低位;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

    受生产资料价格下降,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幅扩大至2.5%若剔除2022年俄乌冲突带来的高基数效应,2023年2-3月,CPI环比连续下降,PPI环比持平另一方面,M2与M1、社融剪刀差呈现“双扩大”趋势。

    2022年3月以来,M2增速在9%-13%区间震荡上行,与M1、社融形成的剪刀差持续扩大,表明货币资金尚未有效流入实体经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不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在4月13日发布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 2023年第一季度》中认为,当前国内经济供给约束有所缓和,但需求不足和预期不稳压力延续,呈现轻微通缩迹象,通缩压力将成为我国推进稳增长和防风险的主要掣肘。

    如何判断经济为“通缩”状态?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理论上,通货紧缩一般被认为有三个标志,即两个“下跌”和一个“伴随”: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跌和伴随着经济衰退。

    “从当前及未来的物价走势来看,在经济非对称恢复背景下,物价涨跌分化,价格下跌不具备持续性和普遍性;一季度M2增长12.7%,大幅度超过同期经济增长4%;疫情之后的2023年全年都将是一个较为明确的复苏走势,并不是经济衰退。

    因此,当前物价下跌的原因不在于货币供应不足”王军进一步解释道,在货币供应高增长的同时,物价却走低,显然这并非是典型的通货紧缩,所谓“通缩”是个伪命题在王军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令人费解的背离现象,根本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和供需结构性失衡,过去几年为对冲经济下行而过度依赖财政投资、货币政策和间接融资,货币的结构性扩张并没有完全进入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没有持续推动需求快速回暖,而是带来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如结构性经济复苏(供需复苏不同步、三大需求恢复的不同步、内外需不同步)、结构性产能过剩(部分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四大结构性问题的叠加,共同抑制了价格的全面持续上涨。

    “整体来看,年内可以说,既无通缩之忧,也无通胀之虑”王军说国内需求总体趋于回暖具体到PPI数据,付凌晖认为,从下阶段情况看,国内需求总体趋于回暖,对PPI有一定的上拉作用,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传导犹存,加上上年同期基数比较高,短期内PPI可能还会处在下降区间。

    但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基数效应逐步减退,PPI会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一季度其他数据也佐证了市场预期的提振作为衡量制造业景气程度的重要先行指标,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连续3个月位于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上升到58.2%,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至56.9%。

    “由于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宏观经济已日趋整体性好转,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5%左右目标的实现难度,经济政策应以休养生息为主,不宜大开大合,继续加码或过度收缩的概率不高”应对当前的一些争议,王军建议,市场应降低对宽松政策的过高期待。

    除打好宏观政策的组合拳外,应将稳就业、扩消费、提信心、防风险作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结构性工具仍是主要政策选项,“第一,打好宏观政策的组合拳,政策不折腾、稳增长不放松第二,稳就业、提收入第三,促改革、扩消费。

    第四,稳地产、防风险第五,提信心、强预期”另外,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也提出,目前宏观经济仍主要依赖政府大项目投资和规上国企投资带动,边际效应很低,且难以持续,下阶段必须在制度层面恢复和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和民营企业信心,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出口。

    面对16-24岁年轻人失业率19.6%的严重局面,应考虑对社会底层失业群体的经济救助,在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稳步复苏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陆珊珊

    上一篇:男子辱骂捉弄女骑手惹怒派出所所长 网友:所长好样的
    下一篇:台将向美收购400枚鱼叉反舰飞弹 外交部回应,详细情况

    相关热词搜索: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延伸阅读:

    • ·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 需求与市场“双向奔赴”(2023-04-19)
    • ·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是怎么回事 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2023-04-19)
    • ·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 快来看(2023-04-19)
    • ·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 到底怎么回事??(2023-04-19)
    • ·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2023-04-19)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3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