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二审开庭 当事人:不希望后悔
“当时很多人跟我说,‘30岁是一个分水岭,你要做一些决定’。‘现在不结婚,过几年生晚了,身体吃力,你就会后悔’。”为了避免将就找个人结婚、过上潦草的生活,徐枣枣(化名)打算把卵子冷冻起来。她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做了检查,但因为未婚,医院拒绝为她冻卵。2019年,徐枣枣以侵犯一般人格权为由,将该医院告上法庭。此案后来两次开庭。
冻卵技术,是指对卵母细胞进行冷冻和超低温储存,以治疗不孕症、保存女性生殖力为目的的医疗技术,属于辅助生殖技术范畴。由于我国现行行政规章《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将辅助生殖技术限制在疾病医学范围以内,单身女性的冻卵需求并不被支持。
作为国内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徐枣枣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冻卵技术运用的热烈讨论——2020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彭静递交提案,建议赋予单身女性实施辅助生育技术权利,包括冻卵的权利。经济学者任泽平团队做的《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显示,超六成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冻卵保存生育能力,其中30-34岁的女性意愿最高,高学历者意愿更高。但同时,来自医学和法律领域的一些专家也给出了反对意见。
2020年至2021年,国家卫健委两次对《关于赋予单身女性实施辅助生育技术权利,切实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权的建议》的提案作出答复,给出“禁止给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三点原因:一是应用卵子冷冻技术存在健康隐患;二是为延迟生育为目的的卵子冷冻技术应用在学术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三是严防商业化和维护社会公益是辅助生殖技术实施需要严格遵循的伦理原则。
2022年7月,法院判决徐枣枣一审败诉,她随后提起上诉。2023年5月9日下午,本案二审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在徐枣枣看来,冻卵技术作为一种“保存时间”、抵抗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应该得到法律和社会监管层面的支持。这既能保障年轻女性获得本属于自己的身体主权,也会给予女性安全感,让大家更理性地追求生命情感质量和生育意愿的统一。
二审开庭前,徐枣枣对我们讲述了她这四年来的经历。

国内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二审开庭
我第一次知道“冻卵”是在2015年,女明星徐静蕾公开承认自己去美国冷冻卵子。不光是我,许多女生都从明星冻卵的新闻中得知,这项生物技术在一些国家已经市场化了。当时我27岁,即将研究生毕业,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想去使用这项技术。
毕业后我到北京工作。2018年,我30岁了,在职场上我成长迅速,已经小有发展。作为一个职场女性,我人生的自我实现才刚刚开始,对未来有很多期待和野心。但同时,关于婚姻的命题也冲我砸了过来。
那时,我周围的一些同龄人纷纷进入婚姻,有的生了孩子。很多声音都会告诉我,女性因为生理特征有黄金生育期,30岁以后卵巢和子宫机能会越来越差。
“30岁”,这个数字突然变得很重要,你感觉好像有一个倒计时悬在脑后。很多人都会跟我说,“30岁是一个分水岭,你要做一些决定”“如果早晚都是要结婚的,30岁就要努力把事情定下来”“现在不结婚,过几年生晚了,身体吃力,你就会后悔”。
我记得有一次在老家,我和我妈去一家公共澡堂洗澡。一个搓澡大姐跟我们搭讪,第一句话就问我,“你生孩子了吗?”我感到震惊,一个陌生人居然用这种私密问题来寒暄。当我回答“我没有孩子,没结婚,暂时也不会考虑结婚”时,她表现得很惊讶,建议我早生孩子。
下一篇:军工领域博士后因向境外泄密被捕 这家公司沦为境外情报
相关热词搜索:全国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二审开庭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