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英九在四行仓库西墙前久久伫立,对日本侵华行为非常痛恨(2023-04-07)
 - ·马英九在四行仓库西墙前久久伫立 什么情况?(2023-04-07)
 - ·马英九在四行仓库西墙前久久伫立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2023-04-07)
 - ·马英九在四行仓库西墙前久久伫立 具体情况如下!(2023-04-07)
 - ·马英九在四行仓库西墙前久久伫立 都是怎么介绍的?(2023-04-07)
 
马英九在四行仓库西墙前久久伫立 情况到底怎么样的?
内无补给外无援军的孤军奋战,以寡敌众万国同观的死斗哀歌。
一1926年10月4日,黄埔第四期毕业典礼在广州郊区瘦狗岭沙河广场举行,前来观礼的来宾在万人以上两千学员列成方队,齐步走过检阅台,高诵四期学员誓词:“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牺牲。
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学员方队中有19岁的湖北人林彪、28岁的浙江人毛人凤、23岁的西安人张灵甫、22岁的江苏人周恩寿、21岁的广东人谢晋元此后二十余年,这些人沙场建功,政坛驰名,有的在抗日中舍生取义,有的在内战中互成对手。
抛除成王败寇的时代背景,这些人都在历史这面墙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最先出名的是谢晋元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演习,当晚炮轰宛平城,29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后,八年抗战开启
8月,日军入侵上海,铁骑长驱,蹄声如雷国民政府先后调80万人东进,和日军展开淞沪会战激战两月后,国军伤亡30余万,仓皇撤退转移蒋介石传令顾祝同派出88师留守,一来据守要点,担任掩护,拖延日军进攻速度,二来展示中国形象,期望引起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同情和声援。
大军兵败如山倒,军旗散落,残阳如血88师师长、黄埔一期的孙元良决定,只留一个加强营固守四行仓库,由谢晋元领导谢晋元接到师长手令时,决心以生命报效国家,誓死完成任务赴命前,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四行仓库内能多留存弹药,以利久战和更多地歼灭敌人。
这其实是一个求死的任务当时的四行仓库,如同困守无援的孤岛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则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硝烟纷飞,狼烟漫卷进入四行仓库,犹如孤军深入重围第88师524团1营临危受命,据守待援。
因伤亡惨重,征召时全营仅剩410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湖北新兵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
”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有八百人驻守四行仓库自此,八百壮士的威名不胫而走而那座始建于1931年的四行仓库,则是一栋六层高的钢筋水泥建筑偌大仓库紧邻苏州河,隔岸便是租界天晴时,能望见不远处的国际饭店。
战火未起时,梅兰芳和卓别林曾在那里饮茶谈笑
然而,在烽火硝烟中,一切早已悄然隐没谢晋元神色凝重地站在巨幅地图前,沉声告诉部下:“四行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当然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而当时的四行仓库,也早已被修缮加固成为工事和堡垒。
从四行仓库西面发起攻击的日军,由于怕误伤租界,不敢动用远程大炮,也不敢指挥飞机投弹战斗在10月27日打响午后1时,已经占据几乎整个上海的日军,开始向四行仓库发起进攻见敌人接近,谢晋元立即下令开火,从仓库多个角度形成交叉火力,日军遗尸累累、死伤狼藉。
一番猛攻,无法奏效日军改用喇叭招降但中国军队火力不停,甚至击毁了喇叭为持久作战,谢晋元率部众用麻包堵住大门,将楼底的门窗全部封死,然后沿仓库两侧构筑沙袋工事,防止日军偷袭枪林弹雨中,日军攻势如潮潮水疯狂涌向这座上海最后的孤岛,却又无奈止步,狼狈散去。
10月29日,在坦克掩护下,日军再次进攻,靠近四行仓库危急时刻,敢死队员、二连四班副班长陈树生在身上捆满手榴弹,纵身一跃,与10余名日军同归于尽他只有21岁前一夜,他在白色汗衫上含泪写下血书,要寄往远在四川大巴山的老母亲:。
“舍生取义,儿所愿也!”上海此时已近全面沦陷《淞沪血战面面观》一书记录了日军占领上海当日的情形:逐室稽查,稍有怀疑,即予枪毙登记各户人员,到晚如有增减,即全部枪杀男子手上老茧如与枪型吻合,即予枪杀箱笼物件,年轻女子,劫掠一空。
余下男女老幼,一概在大腿上加盖日本二字的火印不愿加盖者,杀本已绝望的上海市民,听闻城中还有军队奋战,急忙奔走相告,聚集对岸租界脱帽致敬,感动落泪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河岸两侧,一侧是硝烟、枪声和爆炸,一侧是成千上万亲眼观看战争的人们。
从早到晚,观战的人群川流不息,多时达数万人观战者亦有肝胆血性日军进攻时,河岸民众不顾流弹横飞,用大黑板写字画图,提前告知日军主攻方向每当孤军击毙日军,河岸则欢声雷动人们挥舞帽子、手巾纵情欢呼,纷纷喜极而泣。
仓库里的孤军,成为这座悲怆都市最后的图腾10月27日,四行仓库曾传出消息称,孤军缺糖、盐和饼,希望城中富商施以援手电台广播恳切疾呼,上海市民含泪募捐,物资粮食很快堆积如山上海滩大亨杜月笙闻讯,直接派人送去20万个面饼,谢晋元致函答谢,称。
粮食已过多他委托杜月笙转告市民,“希望大家购买救国公债,做全国抗战牺牲官兵之抚恤,以免浪费”10月28日午夜,14岁的童子军队员杨惠敏心系孤军,乘着夜色询问所需物资得知孤军需要的是一面国旗后,杨惠敏于28日夜色正浓时,将一面旗子裹在衣服里,冒着生命危险悄悄潜入了四行仓库。
29日拂晓,四行仓库顶楼平台上,旗帜冉冉升起,二十来名守军庄重举手敬礼当时,东方已现鱼肚白,曙色微茫中,四处皆是日军膏药旗,间杂几面英国米字旗,只有这面青天白日旗猎猎飘扬,格外醒目看到旗帜高悬,隔河观战的民众欢声雷动,在场外籍人士也无不动容。
《申报》报道称:“凡行经该地者,纷纷脱帽鞠躬,向国旗及忠勇将士致敬”而在湖北武汉,诗人桂涛声把他写的《歌八百壮士》歌词送到排练场,请夏汉兴为之谱曲悲壮曲调开始酝酿风雷的力量不久后,《歌八百壮士》唱遍中国:。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八百壮士,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二10月31日,孤军坚守四天四夜后,日方向上海租界施加压力,威胁利诱,迫使租界以安全为由,强令中国政府撤军。
军令接踵而至,谢晋元抗议无果,无奈率领孤军深夜突围孤军从苏州河上铁桥,撤向上海租界过桥途中,日军扫射,数人牺牲当孤军冲至租界时,所余部众仅有300多人,不少将士急需药品和绷带,无奈向租界求以援手他们以为能借路西行,归队抗日,然而日军威胁,若租界放行孤军,日军将进入租界追击。
租界慑于压力,拒绝日方引渡,也拒绝孤军归队最后,租界当局将八百壮士解除武装,羁留在一块方寸之地上海市民称之为“孤军营”凛凛然视日军如鼠辈的八百壮士,就这样束手就擒他们被迫容身于一片繁华楼宇间的荒地,地面坑洼,垃圾遍地,简陋营房四下围满铁网,由租界委派白俄士兵看守。
即便繁华如上海,孤岛之外仍是孤岛这其实是一场必败之战,孤军没有显赫战功,没能拯救上海命运,许多人注定要被历史宏大段落遗忘这又是一群不退之人孤军身陷重围,用四天四夜的死守血战告诉国人,中华不亡,孤军无败然而,此后的日子混沌漫长。
当年11月,九国公约会议召开,仓库坚守血战,并未换来国际社会同情,中国代表团反而被要求退席八百壮士渐成弃子谢晋元向上级求助,回应却是“尚希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由于孤军营没有军械,为保持部队战力,谢晋元组织士兵在营中修建跑道,锻炼体力,并排练演出抗战话剧,提醒勿失气节。
曾有地方人士建议谢晋元潜离上海,但被他婉言拒绝谢晋元说我要奉令撤退,既然是光明而来,自然也要正大而去百无聊赖之下,谢晋元开始记录日记,四年来累计写下近50万字血战四天,孤军四年郁结的胸中块垒,倾吐于笔墨纸砚之中。
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纪念日,8月9日,孤军营竖起旗杆准备纪念由于没有旗杆,只能临时用两根竹竿连接札成租界闻讯,先是不准升旗,后又要求将旗杆截短,以免被日军发现8月11日,孤军营升旗,上海同胞远望,激奋落泪。
租界则担忧日本军方怪罪,派白俄士兵冲入抢旗手无寸铁的孤军,手拉手围在旗杆下最终,白俄士兵机枪扫射,4名孤军死在旗下谢晋元等人绝食抗议,上海罢市三天,声援孤军最终,租界答应严惩凶手,所有旗帜都借故被收缴一空。
此后,孤军营只能举行无旗的升旗仪式铁骑奔腾,狼烟摇荡,孤军困守笼中日伪政府几番劝降,皆无果而返1941年,汪精卫政权收买了谢晋元的四个手下,趁其不备,将谢刺伤致死晋元既死,沪上哭声一片上海各界人士前往吊唁,人数几达30万,道路为之堵塞。
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接管了上海的公共租界,孤军营从此落入日军魔掌孤军随即被押解到上海宝山县戒备森严的月浦机场强迫劳动,八百壮士成了名副其实的囚犯半年后,孤军被拆散,一部分被遣送至芜湖、杭州、南京做苦役,还有一部分被押送到万里之外的巴布亚新几内亚。
也有人逃脱后辗转归队,进而远征缅甸,再杀日寇八百壮士,就此零落天涯还有50名孤军,被远送至西太平洋海岛做苦工,有14人被折磨致死1946年,他们辗转归国,码头迎接人群自发唱起那首《歌八百壮士》远处海面上水汽氤氲,潋滟波光中尽是往事倒影。
长风忽起,光影零落散乱,浪花低沉呜咽三对孤军而言,最初的孤岛是仓库,后来的孤岛是租界,最后的孤岛则是身后的故土谢晋元殉国后,国民政府特别抚恤5万元,谢晋元父亲和妻子凌维诚各分得25000元凌维诚用这些钱买了3亩地,自己耕作,维持一家8口的生活。
谢家没有叔伯,又无兄弟,公婆年迈,孩子还嗷嗷待哺谢晋元去世后,凌维诚辗转五省去见委员长,却得到答复:“现在抗战期间,国家困难,等抗战胜利后,国家定会照顾你们的!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她带着4个子女前往上海。
由于钱款不够,路上走了整整两个月他们在汕头等待搭便轮,就足足等了一个月当凌维诚回到上海时,眼前已是物是人非十年前,谢晋元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262旅任旅部中校参谋主任,为准备抗击日本侵略,部队从四川调无锡一带驻防。
为安心上阵抗敌,他将妻儿从上海护送至偏僻的粤北蕉岭老家临别前,谢晋元对妻子说:“当最后胜利到来时,我将亲自迎接你们母子返沪”自此一别后,相见永无期凌维诚再回到故土时,已是十年之后到达上海的第二天,凌维诚得知八百勇士尚有不少流落街头,生活无着,便在报上登了一则消息“抗日将领谢晋元遗孀昨日抵沪,下榻新新旅社”。
第二天,就有两三个孤军士兵找上门来,诉说流离失所之苦于是,她毅然担负起亡夫未竟的责任,四处奔走呼吁,甚至到南京找宋美龄求援回上海后,她集资开办了“孤军工业服务社”,生产出“孤军牌”毛巾、袜子、肥皂等日用品,以此周济孤军老兵。
生活困难的老兵总算有了安顿,有人攒够了盘缠,挥泪告别回了老家还有一些忠勇老兵,自愿留下守墓,与老团长孤魂作伴此后的故事更加漫长,史书寥寥几笔,都化作水墨残痕2008年,一名澳洲飞行员在寻找二战遗迹时偶然发现,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附近的山坡上,残存着若干刻有中文和青天白日徽的墓碑。
孤坟连绵,山风凄冷乱石荒草,落日西斜据澳军报告记载,二战期间,在西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最东边的亚包,曾经有一座中国战俘集中营当年,曾有1600多位军人被送到这里当奴工,近千名烈士死于异域而其中就有孤军营的将士。
消息传回国内,10万网友签名请愿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将以隆重庄严的方式予以纪念海峡对岸,也尽力配合散落海外数十年后,英烈遗骨终于魂归故里数年后,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经过整体修复后正式开馆,可惜八百壮士已全部远行。
一位孤军遗孀专程赶来出席仪式老人听力不好,思维混沌,有人提议合唱《歌八百壮士》,她只能静默呆立然而唱至高潮处,老人忽有所悟,竟然哼唱出声而今,最后的遗孀也已辞世,仅余满是弹孔的纪念馆西墙望着这繁华世间纪念馆中,孤军营的将士雕塑由精铁黄铜铸就,谢晋元居中而立,指挥若定。
那里曾有忠魂长久驻留,曾有弹痕历历在目。
就在83年前,八百壮士在硝烟纷飞中流血牺牲,拼杀战场而从更高的维度眺望,四行仓库一役后,无数华夏儿郎,不分党派、无论地域,都为抗战救亡,捐洒热血,共御外侮那些远行的英灵,有的已长眠荒野,有的已魂归故土,有的则化为山间清风,依然飘荡在异国他乡。
他们并不知晓,今日的中国,是否还遭遇恐吓和威压。他们依然挺直脊梁,沉默不言,无声伫立。
下一篇:马克龙为什么要访问中山大学? 原因究竟是什么?
相关热词搜索:马英九在四行仓库西墙前久久伫立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