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治疗春季流感中,发现中医对抗“瘟病”的智慧
春季气温回升,细菌、病毒开始活跃,加之天气复杂多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有所下降,所以春季比其它季节更容易使人生病,因此古人也有“春瘟”的说法。
上一篇:乌镇进入互联网时间,乌镇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备受关注特别是最近,很多人被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出现了发热、头痛、全身痛、咽喉痛、咳嗽等症状。
那么,流感是“瘟”么?中医药在治疗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与流感等“瘟病”对抗的千年智慧
“瘟,疫也”,“疫,民皆疾也”,今常并称指具有传染性、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如流感、新冠等都属于中医瘟疫的范畴,中医称流感为“时行感冒”或“时疫感冒”。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处的“温”同“瘟”,是指流行性的急性传染病,从字面来看,即可知属于热病,即体温急速上升,出现发烧状态,古时叫温病。
温病有温与疫的不同,其区别即在于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大小强弱。温病中不传染或传染性小的,称为温病;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大流行的,称为温疫,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流行性传染病,其最大的特点是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病情危重凶险,且经常大范围暴发流行。流感正符合中医对此类疾病的认知。
中医药有着丰富的抗疫理论总结和临床实践经验。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两千多年间我国发生过300余次瘟疫流行,平均每6年发生一次,大疫之后必有良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创制的名方麻杏石甘汤流传千年长盛不衰,明代名医吴又可善用“将军”之称的中药大黄通腑泄热、截断病势发展,清代名医吴鞠通发明治疗瘟疫的经典方剂“银翘散”一直沿用至今。
下一篇:四川泸州一酒厂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 起火原因还有待调查
相关热词搜索:连花清瘟治疗春季流感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