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中方回应日方关切中俄边界行动 更多细节来了!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4-12 06:08:45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redian/7915.html  评论:0  收藏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接受俄媒采访时就俄日关系做出表态称,日本采取对俄不友好措施、对俄安全构成威胁且未见双边关系缓和迹象,这一背景下俄日间没有签署和平条约的前提条件俄日间围绕南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存在分歧,这使得俄日双方迄今未结束战争状态。

    据参考消息报道,鲁坚科还警告日本称,日本近来的军事化动作偏离了原有的和平路线,不止对俄安全构成威胁也危害亚太安全,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俄将被迫做出反应封锁相关军事威胁

    俄将做好对日本任何军事威胁采取对等回应的准备,这些举措包括,同他国在俄边境举行大型军演、修改俄罗斯的国防、安全政策文件以建立更大的打击能力及进行俄罗斯历史上未有过的国防支出扩张日本近来修改其安保文件,摒弃其过往“专守防卫”的路线转而发展所谓“先发制人的反击能力”,并进行大幅军事支出扩张,预计接下来5年时间中日本军事支出将暴涨50%以上,达到岸田文雄口中所谓“2%的北约标准”。

    这些增加的军费预计用于对日本临近台海的岛链进行军武扩张,在冲绳建立“冲绳防卫集团”,引进美军战斧导弹、发展日本陆基反舰能力、扩充日本海上军力,并发展威胁中俄朝安全的远程攻击能力,发展日本高超音速武器及太空武器。

    日本再次走上军事扩张道路是对区域安全的严重威胁,俄罗斯副外长对日做出不排除军事回应日本威胁的警告,指出将对等回应日本“任何军事威胁”,显示着俄罗斯确保亚太“后方”局势稳定的决心,乌克兰方向已经开战情况下,俄罗斯决意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遇,而不同于面对俄乌兄弟民族时的束手束脚,俄罗斯对早有宿怨的日本,显然缺乏耐心也无意限制火力级别。

    日本如胆敢趁俄乌冲突对南千岛群岛发起突袭,俄副外长鲁坚科透露的回应准备预案,足够让日方付出沉重代价同时,二战胜利果实作为中俄联手付出巨大牺牲得到的结果,不容日方破坏,日本当下突破和平宪法进行的扩军道路,是一条死路。

    除俄罗斯对日本做出警告外,中国国防部此前已强硬警告日本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12月29日指出,日本近些年来增加军事支出,发展太空武器、反导及高超音速武器,寻求与美国进行所谓“核共享”,同美国拼凑军事扩张的小圈子,已对地区安全构成事实挑战,奉劝日方停止以邻为壑、为敌的老路,停止危害地区和平的做法。

    不论是基于中国的民族情感,还是基于日本军事扩张对亚太安全构成的事实危害,解放军都没有任何理由不对日方扩军行径做出回应在这方面,中俄两军战略轰炸机在日本海、西太水域一线展开的战略巡航,是中俄联手确保亚太战略安全的行动。

    中俄“海上联合-2022”军演不久前才在东海水域落幕,解放军辽宁舰航母编队2022年年底的常态化战备演练,以空前规模促进人民海军远海拒敌能力的提升,并于近日经宫古海峡结束此次行动,同时解放军航母第三舰福建舰结束系泊试验,2023年将聚焦展开试验性航行,距离交付海军更近一步。

    中日两国的历史宿怨以何种方式解决,日方原本有着在“战争”、“和平”间趋向于和平的机会窗口,日方近来的扩军动作,可视作日方主动关闭了“和平”窗口未来的亚太局势,冲突风险在逐步提升,对此,中国唯有持续强化国防力量,进一步打造战略海军、战略空军力量,以承继过往历史记忆,强化了结宿怨的战略武备能力。

    上一篇:扩内需促消费 春暖花开市场旺 事情具体怎么样了!
    下一篇:森林狼突发内讧事件 都是怎么介绍的?

    相关热词搜索:中方回应日方关切中俄边界行动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延伸阅读:

    • ·中方回应日方关切中俄边界行动 究竟是因为什么?(2023-04-12)
    • ·中方回应日方关切中俄边界行动 具体是怎么回事?(2023-04-12)
    • ·中方回应日方关切中俄边界行动 更多细节曝光!!(2023-04-12)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3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