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温州历史最高气温多少度 温州市历史上最高温度是几度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8-22 09:42:2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0039.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21世纪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高温事件典型年份有2003年、2013年、2017年等等。最近有些生活在温州的朋友想来了解一下,温州历史最高气温多少度?温州市历史上最高温度是几度?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温州历史最高气温多少度

    温州历史最高气温多少度 温州市历史上最高温度是几度

    温州高温

    温州历史最高气温42.9℃,温州常年平均高温日数为13天,最多年份为2003年达28天。各县(市、区)历年高温日数以永嘉2017年57天最多,全市极端高温记录出现在2003年7月15日永嘉达42.1℃,当日温州41.7℃、泰顺39.2℃、平阳40.4℃均打破本站高温记录。今年天气气候极其异常,“三伏天”才刚刚开始,要到8月25日才结束,温州从“出梅”后一直晴热少雨,温州市区和温州地区两个高温纪录均被打破似乎也并不意外。

    温州气象部门表示,根据接下来的气象预报情况,7月底前仍看不到台风影响的迹象,高温晴热天气仍将持续,各地森林火险居高不下,各地气象干旱也将不同程度地发展,请各地各部门特别注意。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建议: 高度重视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切实加强高温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高温天需科学研判干旱发展趋势,强化抗旱水源管理,严防森林火灾发生,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并注意防范西部山区午后局地强对流可能引发的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此外,部门间强化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高温预警信息的发布和播报,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宣传教育,严防因消暑而发生的溺水事故;能源、电力、市政等部门要加强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设备的监测维护。

    温州历史最高气温多少度 温州市历史上最高温度是几度

    温州气温

    今年夏天为啥这么热?

    近期不仅在中国,北半球多地都出现了高温天气。

    进入21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趋频繁,全球变暖是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为1979年以来最高,其中,俄罗斯北部、欧洲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法国、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等国多个城市刷新高温纪录。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

    温州历史最高气温多少度 温州市历史上最高温度是几度

    温州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

    今年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据有关气象专家解释,温州这波高温天气并不是副热带高压孤军奋战造成的,而是在其西伸北抬的过程中,还将伊朗大陆高压打通携手发力带来的。这种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携手的情况并不罕见,发生条件需要“二强”和“二弱”。“二强”是指需要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同时大陆高压比较强盛;“二弱”是指冷空气和季风槽活动都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副热带高压就会和大陆高压一起带来旷日持久的凶猛高温天气。

    上一篇:气温50度人类能生存吗 温度50度人类可以生存吗
    下一篇:中国最低气温城市排名 中国最低温度城市排行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