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2022白露节气是农历几月几号 2022年白露节气是农历几号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9-03 09:42:22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0933.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气候,所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大家这时需要多补充水分。有些朋友不清楚2022白露节气是农历几月几号?2022年白露节气是农历几号?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2022白露节气是农历几月几号

    2022白露节气是农历几月几号 2022年白露节气是农历几号

    2022白露节气

    2022白露节气是农历壬寅年八月十二号,公历2022年9月7日,星期三。白露节气过偶,大部分地区温度降低。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2022白露节气是农历几月几号 2022年白露节气是农历几号

    白露节气

    白露节气“吃3白”

    1、白露茶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不管是制作、品茶都有不同的讲究,而茶叶在不同季节的口感各有不同,在南京人看来,白露节气时少不了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了夏季的烈日考验后,白露刚好是最好的生长期。

    相比春茶的细嫩鲜美,白露茶可不是那么不经泡,同时它也没有夏茶的苦涩口感,反而经过了岁月的春夏的锤炼后有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喝茶要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叶营养丰富,口感醇香,让人回味无穷,因此不少人喜欢在白露时喝茶。

    2022白露节气是农历几月几号 2022年白露节气是农历几号

    白露

    2、白露米酒

    在江浙一带一直有酿造白露米酒的习惯,此酒用上高粱、糯米等谷物进行酿造,通常白酒和粮食糟酒以1:3的比例混合,然后将其密封起来,待到数年后再将其取出来饮用,此时米酒喝起来清香扑鼻,且带有甜味,因而有白露米酒的说法。

    过去,人们都会在白露前后酿造米酒,从而作为今后节日或接待客人时饮用。当然,酿造的米酒通常会在白露时打开,从而更为应景。

    3、吃龙眼

    龙眼作为一种甘甜多汁、可口美味的果实,每年的7-8月份时就会进入上市期,而白露时节时龙眼个头大,汁水多,吃起来可口美味,而在白露时不少人都会以其为食。

    民间认为,白露这天吃龙眼可以大补,等同于吃上一只鸡,当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比较夸张。但龙眼确实有护肤、养血、益气等效果。当然,在浙江地区也有吃乌骨白毛鸡的讲究,还有地方有“十样白”的说法,也就是带“白”的药草。

    上一篇:日历上的白露是什么意思 日历上的白露是什么含义
    下一篇:2022白露是不是就不热了 2022年白露是天气不热了吗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