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白露时节养生常识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9-03 09:42:23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0937.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到了白露节气,大家会看到草间树梢的点点露水,秋意渐浓,阵阵凉风,早晚天凉,这时候大家需要好好养生。那么,大家清楚白露节气养生知识是什么?白露时节养生常识有哪些?希望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能够解决你的困惑,欢迎更多的朋友来阅读。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白露时节养生常识

    白露节气

    1:添加衣服

    白露节气衣着讲究勿露身、勿露脚。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衣着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注意保护脚心、小腹、背心,这些最容易感受寒邪的部位。

    2:饮食清润

    饮食方面,白露时节,饮食宜清润,勿温燥白露过后秋风起,天干燥,温度转凉,在这换季之时的饮食注意也很重要。

    在中医中,秋所对应的脏腑为肺,肺喜润勿燥,易收到燥邪的侵袭,加之白露之后气候逐渐干燥,“此时饮食应注意保护阴津,可多食用百合、杏仁、银耳等食物,但脾胃虚弱者应慎用,除此之外还要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温燥之品,如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

    在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热药粥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其原因是作为药膳主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白露时节养生常识

    白露

    3:加强锻炼

    加强身体锻炼是白露节气的养生的重点,但运动量必须适度,还需注意增减衣服和补充水分。

    提醒大家,应根据各自的体质、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练健身气功、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爬山、登高、舞蹈、做操等。运动时,衣服可酎情穿单薄些,以免出大汗,也有利于提高耐寒能力,同时在运动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

    4:注意疾病预防

    白露时节,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很高: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在饮食调节上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生活上要远离过敏原,作息有规律。”

    可通过简单的自我按摩,改善局部的气血运行。

    1、擦鼻:用双手中指指腹摩擦鼻梁两侧1分钟,适用于鼻塞、流涕。

    2、揉迎香穴:用双手中指指端同时按揉双侧迎香穴1分钟,适用于鼻塞、流涕、能 祛风通鼻。

    3、擦颈项:用双手掌交替摩擦颈项部,重点在第七颈椎棘突处,发热为度,再用右手拇、食二指指腹沿喉结两侧自上而下擦抹至发热,时间2分钟,能祛风邪、 利咽喉,防咽痒、咽痛。除此之外还可进行中医体质调养,增强免疫力。

    白露节气养生知识 白露时节养生常识

    白露时节

    5:白露时节容易失眠

    “因为白露气候转变的节点,中医认为这是阴阳转化的关键时期,在阴阳转化的时候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因此也是失眠高发的时候。”维持良好的睡眠应做到“四忌两宜”:

    忌睡前进食。这将会增加肠胃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有害身体,还会影响入睡。

    忌饮茶。茶中的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影响睡眠。

    忌睡前情绪激动。睡前情感起伏会引起气血的紊乱,导致失眠,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忌睡前过度娱乐或运动。睡前如果进行过度娱乐或运动,会使人的神经持续兴奋,使人难以入睡。

    宜睡前泡脚。睡前热水泡脚,不但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还可以促进睡眠。

    宜擦涌泉。用手掌擦对侧足底心之涌泉穴,双手交替进行,可用于头痛、 头昏、头胀,能醒脑、宁神、降火。除此之外还可进行中医调养,改善睡眠。

    上一篇:2022年重阳节天气冷吗 2022重阳节天气冷不冷
    下一篇:白露节气是什么意思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