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冬枣几月份最好吃 冬枣是在几月吃最合适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9-06 09:42:22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1143.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会看见的冬枣品种有沽化冬枣、成武冬枣、薛城冬枣等等。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冬枣几月份最好吃?冬枣是在几月吃最合适?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枣几月份最好吃

    冬枣几月份最好吃 冬枣是在几月吃最合适

    吃冬枣

    冬枣10月份最好吃,正常成熟的冬枣一般是10-11月份开始上市,这时的冬枣光照充足,水分适中,甜度才高且枣香浓郁。

    冬枣一般在霜降前后下果才好吃,早熟冬枣在8/9月份上市,不成熟时一股青草味,不甜也不脆,因此也叫冻枣。山东冬枣系中国特有的晚熟枣类品种。在冬枣品种中,山东冬枣口感较佳。

    从9月下旬(白熟期)至10月中旬(完熟期)可陆续采收。该品种适应强,较丰产稳产,果实成熟期晚,品质及上,为优良的晚熟鲜食品种。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目前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汁多无渣,甘甜清香。

    冬枣几月份最好吃 冬枣是在几月吃最合适

    冬枣

    冬枣吃多了会怎样

    1、胃结石

    冬枣比较黏腻,在胃内消化比较慢,大量的食用容易在胃内积累,引起消化不良,时间长了容易形成胃部结石。

    2、儿童龋齿、消化不良

    儿童不宜过量食用大枣。儿科疾病专家指出,大枣黏腻,不容易消化,而儿童的脾胃功能非常弱,儿童过量食用后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现象。另外,大枣中的糖分含量很高,儿童过量食用后会引发龋齿症状。

    3、胃胀便秘、生痰生湿

    小腹胀满、大便干燥的病人一定不要吃太多冬枣,因为经常咳痰,胸中有胀满感,平时总感觉身体疲惫,食欲不振的病人,如果贪吃冬枣就会加重病情,同时还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现象。因为大枣是属于气味甘、辛、热的食品,患者食用后容易生痰生湿。

    冬枣几月份最好吃 冬枣是在几月吃最合适

    冬枣图片

    冬枣的采收和初分

    1、品种

    冬枣品种除沾化冬枣外,还包括薛城冬枣、蒙阴雪枣、长乐冬枣等几个品种,因产地和品种特性的差异,其贮藏寿命也存在差异,在采收时要注意区别,并根据具体情况掌握。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抗裂果品种、小果形品种或大果形中果肉较疏松的品种耐贮。

    2、适时采收

    枣的成熟度按皮色、肉质变化情况可划分为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三个阶段。

    白熟期的果实果皮叶绿素大量减少,果肉呈绿白色或乳白色,果实重量不再增长,可溶性固形物高达25%,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脆熟期的果实果皮由梗洼、果肩开始逐渐着色转红,此时期果实鲜艳,果肉呈绿白色或乳白色,果胶物质已由原果胶分解为果胶,使果肉质地变脆,汁液增多,此时食用品质极佳。

    完熟期的果实含糖量达到最高值,果皮渐变为紫红色,果柄和果实连接的端开始转黄,果肉由原来的绿白色转变为乳白色,近核处成为黄褐色,质地从近核处开始逐渐向外变软,此时枣果已失去商品价值。

    冬枣成熟期在10月5-15日前后,因此在采收时最好分期分批进行,保证入贮果实有均匀的成熟度,并在枣果脆熟期以前完成为宜,采摘工作宜在早晨或傍晚气温低时进行。

    3、采收方法

    采收方式最好是人工逐个带果柄采摘,采收后应轻拿轻放,放入有软衬垫的容器内。

    4、初分和包装

    采收的冬枣要经过初分,挑出病虫果、刺(压)伤果、无果柄果、过熟果。长期保鲜用果要按果实成熟度分级,短期周转用果可按大小分级。采摘包装可采用小果篮,运输包装要用塑料周转箱,纸箱等耐压的包装材料,为防失水可用塑料袋、塑料纸进行简易包装。

    上一篇:夏天轮胎会自己跑气吗 夏天轮胎会自然漏气吗
    下一篇:2022年9月会有台风吗 2022年9月份会来台风吗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