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霜降是第几个节气 霜降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10-18 09:18:42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2803.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众所周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到了秦汉年间,才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霜降是人们熟知的一个节气,那么,大家清楚霜降是第几个节气?霜降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学习下吧,涨知识的节奏,还不赶紧来围观围观。

    霜降是第几个节气

    霜降是第几个节气 霜降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

    霜降

    霜降是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进入霜降节气后,一派深秋景象,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猎准备食物过冬;草木枯黄落叶;需要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蛰伏冬眠。

    霜降是第几个节气 霜降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

    霜降图

    霜降节气注意预防五大疾病

    1、高血压

    气候变化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复发。

    专家提示:首先,早晚要适度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其次,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定时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再次,有高血压史的人要经常测量血压,及时调整用药量;最后,应注意饮食结构,少吃多餐,吃低盐食物,不抽烟、不喝酒,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

    2、关节炎

    受寒受凉是关节炎的重要诱因之一,特别是风寒湿痹型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以及关节僵硬症状都会随着气温下降而加重,个别病情稳定的患者还易因此复发。

    专家提示:有关节炎、腰椎、颈椎疾病的患者,天气转冷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骑车族可以通过佩戴护膝、护肘来防止关节受凉;多晒太阳,并适当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也有助于关节的健康。

    霜降是第几个节气 霜降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

    霜降节气

    3、血管病

    气温降低,一些不爱活动的老年人会出现腿疼、肿胀,多数人会以为是受凉了,其实这可能是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的表现。

    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因其症状与关节炎相似,很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关节炎发作。不过如果伴有疼痛、发凉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最好去医院骨科和普外科检查一下。

    专家提示:这两种血管病都可能导致下肢氧供应不足、疼痛、下肢冰凉、颜色改变、感觉减退、溃疡或坏疽等。检查手段如下肢血管彩超、核磁共振等可以确诊。

    4、脑出血

    研究显示,气温若降低到零下5℃,每百万人的中风病死率每天将达到4。8人,而在17℃时的死亡数为3。2人。原因是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猛然收缩,血压升高,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寒冷易使血黏度增高而致脑栓。

    专家提示:平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在冷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加衣被和保暖设施,睡前宜用热水泡脚。

    一旦出现胸闷、头昏、嗜睡及一侧肢体麻木症状时,应引起患者本人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

    5、肛肠病

    天气转冷后,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北方人都有喜食辛辣的习惯,不少男性还喜欢喝点白酒暖身。但是如果没有节制,很容易引发内痔出血或肛裂等肛肠疾病。

    专家提示:饮食要有节制,减少高蛋白、高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尤其不要喝太多的烈性酒;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加强日常规律的体育运动。

    一旦出现不适应要及时就诊,千万不要以为出点儿血没关系,只要“扛一扛”就好了,以免因此加重病情,延误治疗。

    上一篇:霜降是什么节气 霜降是哪个节气
    下一篇:关于霜降节气的知识 有关霜降时节的知识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