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安徽多少县和县级市 安徽省是有多少县与县级市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10-25 21:19:24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3346.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的历史十分悠久,地貌丰富多样,地理位置在华东地区。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学习一些关于安徽的知识,那么,今天就来说说,安徽多少县和县级市?安徽省是有多少县与县级市?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请大家一定要收下!

    安徽多少县和县级市

    安徽多少县和县级市 安徽省是有多少县与县级市

    安徽

    安徽有9个县级市,50个县,安徽省会合肥市居安徽省中部,其余15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辖区最大的是六安市,最小的是淮北市。

    共辖44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0个县。辖区面积最大县、市、区分别是金寨县、宁国市、埇桥区。共辖255个街道办事处,1249个乡镇(其中946个镇,303个乡(7个回族乡,1个回族满族乡,1个畲族乡))。

    安徽多少县和县级市 安徽省是有多少县与县级市

    安徽图片

    安徽简介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襟江带淮,沿江通海,经济繁荣,教育发达。下辖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等16个地级市(截止2016年)。

    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过,与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河南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安徽多少县和县级市 安徽省是有多少县与县级市

    安徽省

    安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近年来,安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 年,全省空气、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PM2.5 平均浓度为34.9 微克/立方米、比2015 年下降32.7%,地表水总体水质优良断面比例83.5%、比2012年上升10.6个百分点。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巩固胜势,细颗粒物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等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四项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均超过20%,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构筑四大生态廊道,十年禁渔效果彰显,引江济淮世纪工程实施,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合肥成为国际湿地城市,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30%,鸟类国宝东方白鹳重现巢湖,水中国宝长江江豚再现皖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徽在生态价值转化上不断探索新路子,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2012 年以来,皖浙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合作建立国内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10 年后的今天,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 亿立方米的干净水,安徽不仅获得57 亿的补偿资金,更重要的是绿色经济正成为这里的新增长点。

    上一篇:艾叶插门头是什么节日 艾叶插门头是哪个节日
    下一篇:安徽最大的淡水湖是什么 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是哪条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