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密接和次密接的定义 密接与次密接的意思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11-12 09:18:55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4235.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接触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就有被感染的风险。那么,大家知道密接和次密接的定义是什么?密接与次密接的意思是什么?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密接和次密接的定义

    密接和次密接的定义 密接与次密接的意思

    密接人员

    密接的定义是密切接触人员是指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出现前5天,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和感染人员处在同一时空有近距离接触,并没有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或者说根据当地的防疫标准,被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接人员特征的人,也将被视为密接人员。

    次密接的定义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即密切接触者与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的第一次接触开始,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密接和次密接的定义 密接与次密接的意思

    次密接人员

    和密接接触健康码会变色吗

    会变色,变红码。

    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的人员其健康码颜色一般显示为红色,这类人群包括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同时应急处置疫情期间,其他需要紧急追踪隔离管理的高风险人员也是红码。

    国家卫健委不再判定次密接

    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

    ①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②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③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④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密接和次密接的定义 密接与次密接的意思

    疫情

    得知与病例有密切接触后应如何做?

    第1步:就地隔离

    当“密接”独处时:立即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找一个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或移步空旷无人区域。

    如果正在单位或其他公共场所:立即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移步空旷通风处,在与他人无接触的情况下,告知现场工作人员相关情况,配合工作人员处置。

    如果正在乘坐公交车、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立即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告知车上工作人员(如乘务员、司机等),等候下一步处置。

    第2步:立即报告

    如实向当地街道社区或疾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如果“密接”和家人密切接触过,通知家人做好个人防护。

    告知工作单位,说明相关情况。

    第3步:耐心等待

    等待街道社区或疾控部门核实。如确为密切接触者,疾控部门会安排车辆转运至指定集中隔离点。

    第4步:配合流调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手机充满电,如果判定为“密接”,流调过程会十分细致充分,防止流调半途手机断电延误“次密”追踪。

    回忆行程、与人会面情况以及防护情况,以缩短流调过程,为进一步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

    当然,成为“密接”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感染,如果所有人把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这“防疫三件套”一件不落地穿起,相信更可能是虚惊一场。

    上一篇:密接人员需要隔离多少天 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几天
    下一篇:密接是什么意思 密接的含义是什么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