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光山县为什么叫光山 光山县地名介绍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12-06 09:19:26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5140.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许多人喜欢了解各种地名,因为通过对地名的认识,人们可以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小编有一些朋友听说过光山县这个地名,但是不清楚光山县为什么叫光山?光山县地名介绍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解答一下,路过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啦。

    光山县为什么叫光山

    光山县为什么叫光山 光山县地名介绍

    光山县

    因为春秋时期为弦国,公元前655年被楚国所灭。汉代设置西阳县,南朝孝武帝时改名光城县。公元937年又改为光山县,距今约1600年。由于县北80里有浮光山,所以县名改称光山。又因其地为春秋弦国故地,所以光山又有"弦山"之称。宋代著名历史人物司马光,由于出生在光山县城,所以取名为"光",故而称之为“光山县”。

    光山又名浮光山、浮弋山、弋阳山,旧志谓之濮公山。据《寰宇记》:册俯映长淮,每有光耀,因名光山。《水经注》淮水东迳浮光山北,亦曰扶光山,即弋山也。浮光山为光州十景之首,是大别山最北端的余脉,光州城西,淮河南岸。淮河在这里趋山势而三曲三折,呈倒“U”字型。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中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面积1835平方公里,人口86万。中部办公厅指定为扶贫县。

    光山县为什么叫光山 光山县地名介绍

    河南光山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这里是北国江南和智慧之乡,像司马光和邓颖超这样的伟人都是这里的。京九铁路贯穿南北,沪陕、大广两条高速公路,还有景驹寺、紫水塔等古迹。王大湾会议旧址等红色景区和大苏山、五岳湖等自然景观都在这里。这里是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产粮大县,中国名茶之乡和中国生态魅力县

    2019年5月9日,光山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同年12月31日,光山县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年周期国家卫生镇(县)命名名单。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第四批实践创新基地。

    光山县为什么叫光山 光山县地名介绍

    河南

    光山好玩的景点有哪些

    1、紫水塔:

    紫水塔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东路,始建于明末,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通高27米。它是古老光山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常用"紫水弦山"来象征光山县。2000年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泼河水库:

    泼河水库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水库街,总库控1.5亿立方米,库水面1.7万亩,系旅游、养殖、度假、灌溉为一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3、仙居国家农业公园:

    仙居国家农业公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西北部,规划面积690平方公里,辐射仙居、孙铁铺、马畈等10余个乡镇。光山县十三五提出以“南北大观·人间仙居”为主题,以“杏山-独山”旅游区、竹竿河滨水休憩带为中心发展农业旅游及建设国家农业公园。

    4、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主要包括光山县境内的龙山湖水库、小潢河、晏家河及其周边的河岸林地。总面积1915.6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1373.3公顷,湿地率为71.7%,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是光山县官渡八景之一。

    5、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规划总面积2788.53公顷,森林覆盖率92.3%,由大苏山、龙首山、王母观三个片区组成,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大苏山是一座生态福地、文化高山,核心区域内的千年古刹净居寺更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始祖庭。

    上一篇:重庆市中心在哪最繁华 重庆核心区域是哪里
    下一篇:河南临泉县属于哪个市 临泉县地名简介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