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苏州冬至吃什么 苏州美食小吃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12-22 21:19:44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5711.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倾听着时间的滴答声,人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至节气,北半球的白昼在这一天是一年中最短的。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苏州冬至吃什么?苏州美食小吃有哪些?那么,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苏州冬至的内容,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苏州冬至吃什么

    苏州冬至吃什么 苏州美食小吃有哪些

    苏州冬至

    1、冬酿酒

    苏州人喜静好酒,什么时节,喝什么酒,何年何月酿下的酒,几时几辰再启封。那般优雅,最是撩人,大如年的冬至夜,自然是要温一壶冬酿酒。苏州人都是自家酿制冬酿酒,九、十月份的时候,家中老辈便在自家门前的桂花树下,抖落一地鹅黄的馨香珍珠,温润的香气就像姑苏最矜持端庄的姑娘,摊平风干之后就用糯米、栀子、酒曲,发酵成顺喉、温婉的口感,而弥散在空气里的日光一般的酒香,俨然就是微醺了的姑苏寻常日子。

    2、吃酱方

    许多老苏州人的冬至宴上酱方可是主菜呢。对苏州人而言,这酱方好不好,关键就在于方不方,然后就是酥烂否。

    3、馄饨

    苏州人讲究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让世界变得神清气爽、更加美好!

    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气,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

    苏州冬至吃什么 苏州美食小吃有哪些

    冬至图

    4、吃卤菜

    羊糕、酱肉、酱鸭、叉烧…其中羊糕算是必吃美食了。冬至这天苏州每家都会备上一份羊糕。

    冬至夜吃的卤菜不要买得太早。卤菜一般只能保持两三天,放得时间太长,容易滋生细菌。临近冬至夜前买不迟。

    5、吃羊肉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是广泛流传于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藏书羊肉。羊肉是大温大热之物,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除了传统的冬至习俗之外,如今在冬至这一天,苏州人还会吃上羊肉。

    因此从冬至日开始,苏州人吃羊肉也越来越频繁,毕竟冬至到了,说明冬天已经到了极致,是该进补一下身体来抵御接下来漫长的寒冬。

    6、吃冬至团子

    苏州人还有“冬至团”等说法,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农村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包得讲究一点,白色汤团里包的是肉馅、绿色汤团是芝麻馅、黄色汤团里是萝卜丝馅、红色汤团里是豆沙馅。

    苏州冬至吃什么 苏州美食小吃有哪些

    冬至

    苏州美食小吃有哪些

    一:奥灶面

    奥灶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也是苏州昆山的一道传统小吃。奥灶面最主要的特点是体现在面汤味道鲜美,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汤面的独到之处,主要是用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鱼的粘液提炼而成,面条也是选用龙须面,软硬适中,根根劲道。冬天,也是最适合食用奥灶面的季节,这也是来源于奥灶面“三烫”的特点,面烫、汤烫、碗烫,即使是寒冷的早晨,也能让你浑身暖和。

    二:苏州鲜肉月饼

    苏州鲜肉月饼让我对月饼有了更深的认识。顾名思义,这月饼的馅料是用鲜肉制作的,而这种月饼的正宗手艺也只保留在苏州。肉汁渗透在月饼中,月饼皮脆糯相宜,口感十分特别。苏州人的月饼手艺更是精湛,月饼在制作过程中,完全不用模具,属于真正的手工产品。

    三:苏州糕团

    苏州糕团在苏州人的眼中不仅仅是美食那么简单,已经融入苏州人的骨子里,无论是喜宴,还是家宴,糕团都是最亮眼的主角。苏州糕团主要原料是米粉,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应景花样,并且不重样,不管是什么样的宴席,也都有合适的糕团样式,口味软绵甜糯,酥到骨子里。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各种版本
    下一篇:冬至是每年几月几日 冬至是到了冬天的意思吗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