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2023年对联及春联大全 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12-23 21:19:14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5775.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大家都知道,一副正规的对联,是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的,而且讲究语言的对偶和音调的平仄。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一下,2023年对联及春联大全有哪些?对联的由来是什么?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对联及春联大全

    2023年对联及春联大全 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对联

    1、上联:春回大地风光好下联:喜上心头气象新

    2、上联:春回大地风光好下联:福满人间喜事多

    3、上联:开门迎春春扑面下联:抬头见喜喜满堂

    4、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下联:富贵人家庆有余

    5、上联:向阳庭院花开早下联:勤劳人家喜事多

    6、上联:春风吹绿门前柳下联:华灯映红窗上花

    7、上联:爆竹一声除旧岁下联:桃符万户换新春

    8、上联:爆竹声声辞旧岁下联:梅花点点庆新春

    9、上联:喜鹊登枝盈门喜下联:春花烂漫大地春

    10、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

    11、上联:发福生财吉祥地下联:堆金积玉富贵门

    12、上联:全家共饮新春酒下联:举国同迎富贵年

    13、上联:华夏有天皆丽日下联:神州无处不春风

    14、上联:欢欢喜喜辞旧岁下联:高高兴兴过新年

    15、上联:万象更新春光好下联:一年巨变喜事多

    16、上联:红梅点点风日丽下联:春意融融人杰灵

    17、上联:鹊送喜报风送爽下联:莺传佳音梅传春

    18、上联:千门万户瞳瞳日下联:总把新桃换旧符

    19、上联:人寿年丰家家乐下联:国泰民安处处春

    20、上联:五谷丰登人人喜下联:六畜兴旺处处欢

    21、上联:春到山乡处处喜下联:喜临农家院院春

    22、上联:天地回旋春讯早下联:乾坤运转喜事多

    23、上联:雨过芳草连天碧下联:春到寒梅映日红

    24、上联:冬去不忘诗酒会下联:春来欣入画图中

    25、上联:勤俭自古为美誉下联:节约至今是佳称

    26、上联:鱼跃碧海赞海阔下联:鸟飞蓝天颂天高

    27、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

    28、上联:玉海金涛千里秀下联:绿树红楼万户春

    29、上联:花灯灿烂逢盛世下联:锣鼓喧天颂华年

    30、上联:桃红柳绿千里秀下联:张灯结彩万家欢。

    2023年对联及春联大全 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春联

    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

    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2023年对联及春联大全 对联的由来是什么

    春联图片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

    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上一篇:n95口罩佩戴时间一般不能超过几个小时 N95口罩和普通口罩区别
    下一篇:n95口罩佩戴时间长会缺氧头晕吗 怎样正确使用口罩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