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春节和立春的关系 立春的重要民俗活动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12-29 21:19:21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5940.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大家都知道,立春是我国的节气,而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万物更新,崭新之日即将开始。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咨询一下,春节和立春的关系是什么?立春的重要民俗活动有哪些?相信大家看了小编整理的这篇文章后,大家就都明明白白了。

    春节和立春的关系

    春节和立春的关系 立春的重要民俗活动

    立春

    立春其实是古人的春节,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秦汉以前,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的开启。干支纪元以天象“斗柄回寅”为立春(岁首),亦即“春正”(正月),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为一“岁”。

    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春节和立春的关系 立春的重要民俗活动

    立春图

    立春和春节的区别

    (1)意义不同

    春节是传统节日,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立春是指春天到了,春天的第一天。

    (2)时间不同

    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等。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3)习俗不同

    立春时“迎春”也是中华先民的一项重要活动。立春之日,民间有迎年、立春祭、打春等习俗。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春节和立春的关系 立春的重要民俗活动

    立春图片

    立春的重要民俗活动-咬春

    通过吃,来迎接和咬住春天、不让春天溜走的“咬春”同样是立春日的重要民俗活动。咬春的食俗和食物,主要有古代的春盘和流传至今的春卷(春饼)。

    李建中说,早在晋代,春盘就已出现了,当时叫“五辛盘”,言下之意,是由五种辛辣的蔬菜拼成的菜盘。葱、蒜、姜、萝卜、韭黄、韭菜等辛辣菜品,吃后具有杀菌驱寒、保护阳气的功效。后来,出现了立春日馈赠春盘的民俗。到唐宋时,立春时节流行用盘子装上饼和生菜来吃的民俗。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春卷,又称春饼,是从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的。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宋朝时,在立春日用面粉制作“探春茧”的饮食习俗流行开来,这种面茧形似蚕茧,以肉或菜做馅,便是后来春卷的雏形。元代时,已有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了清代,出现了春卷之名,其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

    如今,立春时节全国各地都有吃春卷的习俗,南方尤其流行,各地春卷各具特色。以成都春卷为例,先将面团烙成春卷皮;炒制好韭黄肉丝、蒜苔肉丝,凉拌好各种时令蔬菜;蜀人“好辛香、尚滋味”,所以有时还要准备好酱油、醋、熟油辣子、花生碎、芥末粉等做蘸料。将各种凉菜、热菜放到绵韧的春卷皮上卷裹起来,成都春卷就做成了。拌上蘸料,一口下去,强烈的辛辣味不但会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还具有发汗散寒等作用,吃后的感觉是浑身舒泰。

    上一篇:春节和圣诞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春节过年有什么忌讳
    下一篇:春节和除夕是一天吗 除夕的神话传说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