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阴沉木是什么木头 为什么阴沉木珍贵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1-13 00:15:26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6231.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阴沉木是有一些功效的,如降火解热、防御病毒、降低血压、保护肝脏等作用。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阴沉木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阴沉木是什么木头?为什么阴沉木珍贵?接下去小编带大家来好好见识下吧,朋友们看了就懂了。

    阴沉木是什么木头

    阴沉木是什么木头 为什么阴沉木珍贵

    阴沉木

    阴沉木是一类名贵古木的统称,包括了檀木、香樟树、金丝楠木、红豆杉、黄柏、青冈树等等。阴沉木也叫作乌木、碳化木等,树身多为全身乌黑,呈现碳化状,带有香味与杀菌发热特征。

    阴沉木也叫作浪木、乌木、乌龙木、水浸木、碳化木,在国外也被称为东方神木,有植物界的木乃伊、大熊猫制成,是一种密度较高、极其耐磨的木材,是属于樟科、楝科、胡桃科等科的植物。

    阴沉木的种类繁多,包括有檀木、黄柏、黄柳木、香樟树、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豆杉、红椿木、麻柳树、青冈树等等,是一类名贵古木的统称,其树身多为全身乌黑,呈现碳化状。

    带有香味与杀菌特征的树种都可能形成乌木,但也并非所有已形成的阴沉木都会带有香味,具体根据形成树种、地理环境特点的不同而定,一般楠木阴沉木会有香味。

    阴沉木是什么木头 为什么阴沉木珍贵

    阴沉木图

    阴沉木的价值是什么

    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由于阴沉木是神秘珍贵的“宝物”、“神器”,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阴沉木”已超出了木材的范围,而列为“珍宝”范畴,由于其数量稀少,成材率低(不到1%)。不可再生,又极具有观赏价值,因而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利用“阴沉木”独有的材质,古奥的神韵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制作的家具和艺术品,是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艺术品,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通过阴沉木的药用价值以及观赏价值来看,阴沉木果然不愧称之为珍宝级别的木材。有很多爱好收藏阴沉木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阴沉木相当之罕见,想要购买一定需要在正规的场合下进行交易,对于小摊上有所谓的家传阴沉木忍痛割爱这些欺骗行为一定要懂得分辨。

    阴沉木是什么木头 为什么阴沉木珍贵

    阴沉木图片

    为什么阴沉木珍贵?

    大家对于阴沉木的认识并不是从现代开始的,而是在古代就已经对其认可以及重视。

    阴沉木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形成过程具有偶然性,而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珍贵程度日渐增加。

    1、形成不易

    阴沉木是自然界发生地质变幻之后,将本身生长的树木深藏在地下数十米甚至是上百米的泥潭之中,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碳化形成的。

    后来因为地理变化,渐渐显露出河面、地面,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来,所以在没有大型设备以及工具挖掘的古代,阴沉木是非常珍惜的。

    2、形成条件非常苛刻

    阴沉木的形成具有偶然性,而且对于形成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不仅会碳化,又能够保持千年以上时间不腐不烂,与树种本身也有一定的关系。

    阴沉木形成的时间非常漫长,也并不是每一种树种都能够形成阴沉木,只有本身材质上乘,才具备形成阴沉木的潜质。

    阴沉木应该怎么鉴别?

    1、阴沉木的外表多是全身乌黑,呈现一种明显的碳化状,但是用阴沉木在白纸上划过,却又不会产生黑色划痕。

    2、阴沉母的木质非常坚硬,但是其木材切面又是非常光滑的,纹理细腻,经过打磨之后,会有一种反光感。

    3、金丝楠阴沉木的香味,非常清淡持久,比普通金丝楠的香味更加清新,而且还有杀菌的功效。

    上一篇:冻干粉品牌排行榜 2022年冻干粉十大品牌排行榜
    下一篇:本世纪有4次早春节吗 农业生产催生春节习俗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