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为什么把吃肉称为打牙祭 吃肉古代称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3-09-10 03:27:29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09603.html  评论:0  收藏

    过去人们在逢年过节时总要特别想法子弄点好吃的。那时候,所谓好吃的就是吃点猪肉。有好吃的首先当然要想到祖先,要先献给祖先—祭祀。由于祭祀只是个仪式,所以只切一小块肉放在神龛面前,表示一下而已。祭了祖先之后便“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打牙祭”还有一层意思,切一小块肉祭祀这种仪式,一年也就那么几回;而那时能吃上一点儿肉的机会也就那么几回,所以凡有机会吃肉,统统被戏称为“打牙祭”。

    为什么把吃肉称为打牙祭 吃肉古代称什么

    吃肉有个三不原则

    吃肉时有一个“三不吃”原则:淋巴不吃,腺体不吃,皮则尽量不吃。

    淋巴不吃

    淋巴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免疫系统,比较容易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因此一般不建议人们食用动物的淋巴组织。比如猪脖子上的淋巴结。

    腺体不吃

    甲状腺、肾上腺这样和内分泌相关腺体,人体摄入后确实可能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带来不利影响,不建议食用。比如鸡屁股、鸭屁股。

    皮尽量不吃

    动物“皮”其实包括着真皮、脂肪、淋巴。真皮可以吃,因为富含胶原蛋白,但其他两种就不推荐吃了。以五花肉为例,最上面那层薄薄的、很有韧性的皮,其实就是真皮。

    但如果是鸡鸭这些禽类的皮,因为本身就很薄,其真皮组织更薄,人们很难分辨,所以就都不吃了。

    为什么把吃肉称为打牙祭 吃肉古代称什么

    健康吃肉的方法

    1.用白肉代替部分红肉

    红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偏高,而绝大部分人早已不缺乏饱和脂肪。为了健康,大多数人都需要控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宇表示:与红肉不同,白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

    2.适当用素肉代替红肉

    近些年“素肉”开始流行,这些由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做成的“肉”,口感上和肉非常相似。其中富含植物蛋白,同样具有饱腹感。此外也可多吃豆制品、菌类等食物。

    3.吃肉多采用炖煮烹饪

    以炖煮代替油炸、麻辣。油炸、火锅、麻辣等方式,让本来脂肪含量就很高的肉上又沾满了油脂,对身体的危害进一步升级。

    推荐用炖煮的方法来烹调排骨、牛肉等,煮的时间在1~2小时以上,把脂肪熬进汤中,再把汤上漂的油撇去,既软糯适口,又不会太油腻。

    4.吃肉一定要适量地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蛋类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常见的水产品包括鱼、虾、蟹和贝类,此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上一篇:怎样刷牙才能刷干净 刷牙为什么要刷三分钟
    下一篇:指甲上的月牙代表什么 为什么手指没有月牙

    相关热词搜索:为什么把吃肉称为打牙祭 吃肉古代称什么 打牙祭是哪里的方言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