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元宵节最佳十首古诗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4-02-23 20:33:54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110283.html  评论:0  收藏

    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体验到传统习俗的魅力。无论是赏灯、吃元宵、猜谜还是观舞龙,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佳十首古诗和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有哪些?

    元宵节最佳十首古诗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有哪些

    元宵节最佳十首古诗

    一、《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二、《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正月十五夜灯》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四、《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五、《元宵》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

    六、《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七、《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八、《京都元夕》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宵节最佳十首古诗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有哪些

    九、《元 宵》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十、《观灯乐行》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宵节的习俗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滑稽搞笑的表演来博得观众们的开怀大笑。

    大年十五的活动

    猜灯谜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还有对于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炸鸡用玉米淀粉还是红薯淀粉好吃 炸鸡该用哪种淀粉炸
    下一篇:白虾属于河虾还是海虾 白虾属于海鲜吗

    相关热词搜索:元宵节 元宵节最佳古诗 古诗 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