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的历史文化
合肥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这2000多年的历史中,能找出值得后人尊敬和拜祭的人并不多,其中首屈一指的应属包公。

包公文化、包公精神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一个精髓,是可以为现代社会学习和借鉴的。包公精神是我们民族中最宝贵的,作为包公故里的包河区,要大力弘扬包公精神,展现包公文化的特色,为合肥市、包河区建设文明城市和旅游城市服务。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嘉祐六年(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1062年)病逝,享年64岁。仁宗皇帝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包公有(其门生张田编撰的)“孝肃包公奏议”十卷传于世。
下一篇:上窑国家森林公园有哪些旅游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