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前叫什么?深圳名字的由来
导语:据了解,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深圳夜景
1979年一位老人在南方画了一个圈,他就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佩与缅怀的邓小平主席,他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领导人,曾多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他主导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不可能短时间内茁壮成长起来,并且他的经济特区的确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策略。
秦朝时期,深圳就被列入大秦帝国的版图中,当时的深圳被称为“南越部族”,秦始皇也把它归入了广东省境内,方便实行郡县制。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使南方经济不断进步,而当时的深圳正好是海港,自然备受关注,因为水运要靠它。它是南海贸易的重要枢纽。商人都十分关注之地。

深圳市区
元、明代时期,由于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南移,南方的贸易更是不断飞速发展,由于深圳的海港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逐渐被单独列为一个县,当地还发展香料产业,由于距海较近,还发展“盐业”,来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还有当地人们出口珍珠,牟取商业利益。
明朝1410年,史籍记载(明永乐八年),深圳名字正式成名,并沿用至今。据悉,它是当地客家俗语,表示“坑”、“沟”,根据其地形命名而来的。
虽说它只是一个小渔村,但是随着中国改革事业的推进,深圳频临港澳,又是南海重要的海运港口的优势,使其成功脱颖而出。1980年正式确立广州、深圳、厦门、珠海、汕头五处为通商口岸。深圳自立门户,独立成市。
下一篇:安徽潜口民宅有哪些旅游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