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云南哈尼族的音乐有哪些文化特点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8-12-04 00:00:00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3696.html  评论:0  收藏

    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哈尼族创造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那云南哈尼族的音乐有哪些文化特点呢?

    云南哈尼族的音乐有哪些文化特点

    民歌主要有“哈巴”(叙事歌)、“阿哧”(玩的歌)、“然咕差”(儿歌)、“阿尼托”(摇儿歌)、“然咪比”(婚礼歌)、“迷煞维”(丧歌)和“莫丕差”(祭祀歌)等6类。哈巴亦称“拉巴”,是古老的叙事歌。

    逢年过节,起房盖屋,接亲嫁女,丧葬祭祀或亲朋聚会时演唱。内容广泛,有12篇,包括人类的起源、哈尼族历史、四时节令、农事活动、处世哲理、宗教信仰等。以叙事性的唱述和哲理性的短歌说明哈尼族所尊奉的规矩和道理。

    演唱形式有1人主唱、听众帮腔和2人对唱、听众帮腔两种。基本的音乐结构由衬词的引句、一个或若干个变化重复的乐段、众人的帮腔组成。一曲多词,反复咏唱。曲调庄重、平稳,富有内在激情,与哈尼语言音调紧密结合,似说似唱,吟唱性强。

    哈尼族姑娘在吹“哩噜”。“阿哧”亦称“阿茨”、“阿其”。有“玩的歌”之意。主要为爱情内容,有的涉及劳动等其他社会生活内容。传统的唱词极为丰富,亦可触景生情即兴编唱。演唱形式有男女对唱和独唱,亦有用民间乐队伴奏的男女领唱众人帮腔等形式。

    后一种往往形成自由的多声部。在山上大声唱的叫“赤玛”、“阿其古”,中声唱的叫“白”、“阿其俏”,均类似山歌。曲调高亢嘹亮,句尾常用拖腔,上下句一起一伏,形成对比。

    迷煞维

    迷煞维是丧葬习俗歌,为给父母和德高望重的长辈送葬时不可缺少的礼仪。哭一声唱一段,音调悲切。莫丕差即贝玛(巫师)调,属祭祀歌。因由莫丕(即贝玛)所唱而得名。各地曲调不同,有的莫丕差近似呼喊。

    然咕差

    然咕差意为娃娃唱,即儿童歌内容丰富。有《太阳歌》、《彩虹歌》、《放鸭歌》、《放牛歌》、《阿密册》、《搓泥团》等等。均为较古老的哈尼族民歌,曲调短小,音域不宽,多数可边歌边舞。阿尼托意为领娃娃歌,即摇儿歌。多由妇女轻声哼唱,旋律娓娓动听,多用相似的乐句反复吟唱。然咪比嫁姑娘的歌,系婚礼风俗歌有“出嫁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内容不同,曲调也各有差异。

    器乐

    哈尼族吹管乐器较多,有梅巴(巴乌)、哩噜(草杆)、扎比、俄比、册节(栽秧号)、乌翁、切波、期哩、亚加、确索、葫芦笙等。弹拨乐器有三弦、四弦、口簧等。拉弦乐器有小二胡和坎吉,坎吉构造和小三弦相同,置琴筒于两膝间,用马尾弓子演奏。打击乐器有鼓、象脚鼓、竹筒、锣、镲等。器乐曲多来自民歌和歌舞曲。分“阿赤”和“苏萨”两类。

    上一篇:补铁的水果有哪些 孕妇补铁必吃7大水果
    下一篇:瘦脸针怎么样 哪些人不适合打瘦脸针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