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运动锻炼遵循两原则,知道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汉书》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所以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2017年12月22日(本周五)冬至
冬藏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正所谓:明年壮如虎,全靠冬至补。
冬至来临,你也许会收到很多信息教你冬至应该吃什么做什么,但有时候,知道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冬至,在古代都放假!
《后汉书》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换句话说,今天最好什么都不做。
冬至,阴极而阳生。
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节气,冬至过后阴极而阳生,这个时候老年人的发病率会猛增,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要特别提高警惕。

运动锻炼遵循两原则
原则一:要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
应避免大汗淋漓的高强度运动,否则会使阴津和阳气丢失,不利于闭藏,还容易感受风邪,尤其是女性,以及阳虚、血瘀体质者要特别小心。锻炼者应以强度适中的运动为主,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
冬季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但是不要小看这些运动 ,对于振奋精神十分有益。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使大汗出,使阳气外泄,寒邪容易入侵。
运动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如操场、运动场等,早上运动不宜过早,要等日出见阳光后才运动,以防阴气太重损伤阳气。

原则二:要选择恰当的运动时间
如果运动时间不适合,会消耗人体内储存的能量,扰乱正常的生理周期,无法得到真正的健康。等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
因为冬季天气寒冷,晨练过早容易使人体受寒冷空气刺激,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何主任建议,时间自由度大的锻炼者,可将晨练安排在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早晨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则可在六七点时进行适度锻炼。
明白冬至的含义,我们就知道如何养生。而冬至这一天养生的核心就是「躲」!
冬至养生,知道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一、躲饕餮
冬至少不了聚会,难免会暴饮暴食。很多人会奇怪,平时大吃大喝没事,偏偏这个时候肠胃特别难受。这是因为冬至阳气最弱,身体运化不了太多的食物,管住嘴就可以避免一场肠胃浩劫。
二、躲寒冷
冬至,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人体生发的阳气就好比微弱的小火苗。这时若受寒得感冒,往往会持续很久都不愈。小心的保护自己,避寒风,避冷水,避生冷饮食格外重要。

三、躲房事
不管你信不信,在中国古代就有一套完整的优生优育守则:大体上说是在双方身体状况都比较旺盛的情况下,既不伤元气又容易让孩子健康。冬至这个火苗最弱的时候还是尽量避开为妙。
四、躲大汗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凡事有度,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在大量排汗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精气。特别是冬至这个让身体安静休养的日子,并不适合把身体的小能量浪费掉。所以像剧烈运动,蒸桑拿之类的大汗淋漓事情冬至就免了吧。

五、躲是非
哪里有人哪里就是江湖,特别是聚会聚餐。请在这时能避则避,预先管理好情绪。君不见,多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便是一个激动情绪引发的命案。
六、躲思虑
有史为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在古代朝廷都下旨不议事了,其原由就为了养生,对于我们平民百姓,再忙也忙不过皇上,脑子可以歇歇了。
总之,「冬至一阳生」,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一丝生机。只有人体内阳气充足,才会祛病延年。如果冬至这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四肢无力,头晕欲厥,对养生不利。
相关推荐
冬至养生要牢记六要诀:御寒 养肾 闭藏!
冬至养生注意事项,冬至养生保健四技巧要牢记!
冬至是什么意思?冬至养生吃什么?
冬至如何养生?这七防七宜要着重注意!
这份连医生也不会告诉你的“冬至养生法”,你确定不收藏!
天气冷冷冷的北方,冬至要吃饺子安耳朵,耳朵真的会被“冻掉”吗?
下一篇:安徽紫蓬山地理环境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