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需防三种病,养生“三雪”要多吃!
2017年12月7日(周四),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大雪节气需防三种病
一、防中风
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引发中风。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
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
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二、防心脏病
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隆冬季节与冬末初春为急性肌梗塞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气温偏低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外,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
此外,病变的冠状动脉对冷刺激特别敏感,遇冷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
所以老年人应该重视御寒保暖,要及时的更加天气情况及时的增减衣服、被子等,同时以防寒冷侵袭我们还要定期的去做心血管系统体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药物。

三、防消化道溃疡
这时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肠凋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胃病复发。
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雪藕止泻固精 雪菜醒脑提神 雪梨除烦解渴
大雪节气吃“三雪”有益身体

雪藕
江南民谚有“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的说法,意思是大雪节气之后,室外竹篮子的缝隙容易出现冰冻,装水都不会漏。寒冷干燥的天气会让人体出现不适,专家建议不妨在大雪节气吃些雪藕、雪菜及雪梨搭配的菜肴和食疗方,会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功效。
中医养生学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对于中老年男性读者朋友而言,大雪节气之后更要注意“养藏”。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熟吃雪藕是不错的选择。雪藕是莲藕的一种,因其“色白如雪”而得名。
雪藕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生吃可辅助治疗肺结核咯血、淋病、衄血等症;熟吃有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功效。在大雪节气适量吃些莲藕粥,有较好的补益功效。

雪菜
大雪节气前后,不少地方的老年人会腌一些雪菜过冬食用。
从中医食疗学的角度来看,雪菜属于性温、味甘辛的蔬菜,十二经络中归肝、胃、肾三经。雪菜含有较多抗坏血酸,参与机体氧化还原过程,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进而起到醒脑提神作用。
对于寒冷天气整天闷在空调房里的白领们来说,日常饮食中不妨适量增加雪菜的摄入量。雪菜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雪梨膏
大雪节气之后便离冬季不远了,这个时候外冷内热,不少市民平时忙于学习和工作疏于锻炼,冷热交替之下容易引起肺燥咳嗽。
专家建议,这类人如症状较轻,不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制作雪梨膏来服用。雪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源自河北的雪花梨润燥清风,药用价值很高,是做“雪梨膏”的好材料。
相关推荐
大雪节气如何养生?这四补吃对了整个冬天不生病!
大雪节气养生吃什么?现在知道还不晚!
大雪节气,养生牢记四个字!整个冬天不生病
下一篇:莆田是什么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