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饭吃七分饱最好!多饱才算七分饱?照这份指南吃,远离饱食四大危害!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17-10-26 00:00:00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8630.html  评论:0  收藏

    作为一个吃货,别人是吃两口就饱,小编我是饱了还能吃两口~

    timg (12).gif 

    如果你也是一个大胃王,那必须告诉你一个悲伤的消息:经常吃太饱不只是增加体重那么简单,还有可能会“撑”出病!

    所以,民间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

    timg (13).gif

    现代科学也证明吃七分饱就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并且长期坚持七分饱,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吃太饱会究竟有什么坏处,怎么样做到“七分饱”呢。 

    长期饱食对身体的四大伤害

    吃得多并不意味着营养摄入就多,长期饱食,可能引起人体一系列反应,从而带来种种疾病。

    未标题-65.jpg

    1、加重胃肠负担

    吃得过饱最直接后果就是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如果胃总是处于饱胀状态,胃的容量就会过大,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易造成消化不良。

    未标题-43.jpg

    2、肥胖多病

    长期饱食会导致大量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不能被有效地利用,这些脂肪和蛋白质会大量地贮存起来,从而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

    未标题-49.jpg 

    3、损伤大脑

    经常吃得过饱会使人体摄入热量过多,脂肪过剩,导致血脂增高,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使供给大脑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造成记忆力下降、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

    未标题-68.jpg

    4、加快衰老

    有研究认为,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多,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就越多,人老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而适当少吃点,可以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使细胞免受其害,从而延缓衰老。

    未标题-66.jpg

    七分饱是多饱?

    虽然我们常把七分饱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并不清楚七分饱的状态。 

    七分饱的衡量标准:

    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 

    下面是不同层次的“饱”,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未标题-67.jpg

    1、五分饱

    已经不觉得饿,感觉胃里比较平和了,但是对食物还有比较高热情。如果这时候撤走食物会有没吃饱的感觉,还没到下一餐的时间就已经饿得受不了 

    低于五分饱,都不算饱。

    未标题-6.jpg 

    2、六分饱

    撤走食物之后,虽然不觉得饿,但会觉得不满足。在下一餐之前会饿得比较明显。

    未标题-98.jpg 

    3、八分饱

    感觉已经饱了,但是再吃几口也不难受。

    未标题-66.jpg 

    4、九分饱

    还能勉强吃进去几口,但是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未标题-2.jpg

    5、十分饱

    一口都吃不进去了,再吃一口都会痛苦。 

    不知道大家平时是几分饱,反正小编对照着看一下,每顿都!很!饱!

    怎么吃出七分饱? 

    面对美食,难免管不住嘴,想要养成只吃“七分饱”的习惯,可以试试下面的5个方法。

    未标题-68.jpg 

    1、饭前喝汤

    饭前先喝碗汤,可以让胃里提前感受到“满”,饱胀的感觉让你不容易吃过量。

    未标题-28.jpg

    2、专心吃饭

    吃饭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尽量不聊天、不读书看报、不玩手机和电脑。 

    从第一口开始,感受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和热情、吃的速度、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满足感、饥饿感的逐渐消退和胃里面逐渐充实的感觉…… 

    慢慢的,你就能体会到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分饱的点,在可吃可不吃的时候及时止住,把它作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预防饮食过量。

    未标题-57.jpg 

    3、细嚼慢咽

    细细品味食物的味道,感受胃部的变化,因为大脑发出“我饱了”的信号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达给你,可能这个时候你已经吃到8、9分饱了。

    未标题-45.jpg

    4、先素后荤

    在有肉有菜的情况下,可以先吃蔬菜,主食尽量选择一些粗粮,这些食物热量低且饱腹感很强,你吃下去就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饿了,又不会增加太多热量。

    未标题-27.jpg 

    5、及时收走食物

    如果实在无法抵制美食的诱惑,可以在饮食过量前把食物收走。


    未标题-49.jpg

     

    3、损伤大脑


    经常吃得过饱会使人体摄入热量过多,脂肪过剩,导致血脂增高,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使供给大脑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造成记忆力下降、大脑早衰和智力迟钝。


    未标题-68.jpg

     

    4、加快衰老


    有研究认为,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多,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就越多,人老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而适当少吃点,可以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使细胞免受其害,从而延缓衰老。


    未标题-66.jpg

     

    七分饱是多饱?

     

    虽然我们常把七分饱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并不清楚七分饱的状态。

     

    七分饱的衡量标准:


    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

     

    下面是不同层次的“饱”,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未标题-67.jpg

     

    1、五分饱


    已经不觉得饿,感觉胃里比较平和了,但是对食物还有比较高热情。如果这时候撤走食物会有没吃饱的感觉,还没到下一餐的时间就已经饿得受不了

     

    低于五分饱,都不算饱。


    未标题-6.jpg

     

    2、六分饱


    撤走食物之后,虽然不觉得饿,但会觉得不满足。在下一餐之前会饿得比较明显。


    未标题-98.jpg

     

    3、八分饱


    感觉已经饱了,但是再吃几口也不难受。


    未标题-66.jpg 


    4、九分饱


    还能勉强吃进去几口,但是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未标题-2.jpg

     

    5、十分饱


    一口都吃不进去了,再吃一口都会痛苦。

     

    不知道大家平时是几分饱,反正小编对照着看一下,每顿都!很!饱!


    怎么吃出七分饱?

     

    面对美食,难免管不住嘴,想要养成只吃“七分饱”的习惯,可以试试下面的5个方法。


    未标题-68.jpg

     

    1、饭前喝汤


    饭前先喝碗汤,可以让胃里提前感受到“满”,饱胀的感觉让你不容易吃过量。


    未标题-28.jpg


    2、专心吃饭


    吃饭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尽量不聊天、不读书看报、不玩手机和电脑。

     

    从第一口开始,感受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和热情、吃的速度、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满足感、饥饿感的逐渐消退和胃里面逐渐充实的感觉……

     

    慢慢的,你就能体会到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分饱的点,在可吃可不吃的时候及时止住,把它作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预防饮食过量。


    未标题-57.jpg

     

    3、细嚼慢咽


    细细品味食物的味道,感受胃部的变化,因为大脑发出“我饱了”的信号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达给你,可能这个时候你已经吃到8、9分饱了。


    未标题-45.jpg

     

    4、先素后荤


    在有肉有菜的情况下,可以先吃蔬菜,主食尽量选择一些粗粮,这些食物热量低且饱腹感很强,你吃下去就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饿了,又不会增加太多热量。


    未标题-27.jpg

     

    5、及时收走食物


    如果实在无法抵制美食的诱惑,可以在饮食过量前把食物收走。

    上一篇:扬州美食有哪些 扬州最好吃的美食介绍
    下一篇: 广州早茶去哪吃 广州早茶老字号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