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与气温年变化的定义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6-07 06:22:15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92703.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关注天气的变化,特别是气温的变化。有些朋友想学习更多关于气温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是什么?气温日变化与气温年变化的定义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与气温年变化的定义

    气温变化

    气温日变化是指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而气温年变化则是指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每一年的同一天的气温变化可能是不同的,而连续几年中的气温年变化情况也不一定相同。

    相同点:

    两者都是气温的周期性变化,都是随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等变化而变化的。

    不同点:

    (1)气温的日变化:由于大气中的热量累计相对于太阳辐射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比中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落后2小时左右。由于夜晚地面在没有太阳辐射热能补充的情况下,不断放出长波辐射热能,日出前地表储存的热能达到最少,随之气温也达到最低值。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比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间落后1—2个月,大陆上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为8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海洋上为2份月)。一年中月平均温度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称为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与气温年变化的定义

    气温

    一天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两点,即地方时14时-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两分日地方时6时左右)。

    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含糖率高,品质好。

    某地气温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外,还有因大气的运动而引起的非周期性变化。实际气温的变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前者的作用大,则气温显出周期性变化;相反,就显出非周期性变化。不过,从总的趋势和大多数情况来看,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周期性还是主要的。热量平衡中各个分量,如辐射差额、潜热和显热交换等,都受不同的控制因子影响。

    这些因子诸如纬度、季节等天文因子有着明显的地带性和周期的特性。而下垫面性质、地势高低,以及天气条件,如云量多少、大气干湿程度等,均带有非地带性特征。同时,不同地点,这些因子的影响也不相同,因而在热量的收支变化中引起的气温分布也呈不均匀性。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与气温年变化的定义

    温度

    人类对气温的影响:

    (1)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

    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也更多,温度升高。

    (2)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3)人工热源的影响

    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无数个火炉在燃烧,都在排放热量。

    (4)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

    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放热的多了,吸热的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上一篇:古人科举考试第一二三名各叫什么 古人科举考试第一二三名分别叫什么
    下一篇:芋圆面团不成团怎么办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