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世界天气
  • 旅游天气
  • 历史天气
  • 机场天气
  • 卫星云图
  • 天气资讯
  • 空气质量
  • 天气信息
  • 社会热点
  • 天气旅行
  • 综合百科
  • 天气生活
  • 天气预警
  • 在线搜索
  • TAG标签

    强降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强降雨安全注意事项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发布:2022-06-23 16:42:22 
    网址:http://m.guazhitianqi.com/shenghuo/94722.html  评论:0  收藏

    导语:众所周知,降雨的类型有地形雨、对流雨和锋面雨。强降雨天气出行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护。那么,大家清楚强降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是什么?强降雨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强降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强降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强降雨安全注意事项

    强降雨天气

    1、出门时请关好家中和办公场所的门窗,关闭好电器,最好切断电源。

    2、请将阳台摆放的物品和室外晾晒的衣物及时收回,以免被风吹落砸伤他人。

    3、请注意出行安全。尽量不要靠围墙、建筑物行走,防止建筑倒塌、高空坠物等危险。

    4、雨天路滑,注意车辆行驶安全,控制车速防止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5、请注意电器使用安全。切断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雷雨时尽量不使用电视机、室内热水器、电脑等电器,并拔除电源插头。

    6、使用固定电话、手机及其它户外通讯工具时,请注意防雷安全。

    7、雷雨天气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如在野外,请不要在室逗留,尽快远离危险的地方。

    8、请加强自身防范,做好防风、防雨等保护措施。

    9、暴雨天气出行,应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窨井、地坑,不要在深水区逗留。

    强降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强降雨安全注意事项

    降雨

    强降雨天气行车注意事项

    雨天行车应放慢车速

    雨天驾车时视线容易模糊,因此最好放慢车速,并尽量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跟车太近,更不要频繁超车。另外,道路因下雨而变滑,导致轮胎的附着力会下降。如果车速过快,遇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比良好天气时长20%—40%,制动效果明显下降,发生事故的机会增多。

    注意加大行车距离

    雨天行车要注意加大车距,雨天路面湿滑,路面附着力下降,制动距离增大,容易发生事故。应与前方车辆保持平时两倍以上车距行驶,降低车速,随时注意观察前车驾驶情况,提前做好应急措施准备。

    注意避让行人

    雨天驾车还需特别留心路上的行人。行人在打伞、穿雨衣后,视觉和听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稍不留意容易发生意外。所以遇到行人时,要耐心避让。

    水深勿强过

    通过积水路段时,驾驶员应放慢车速观察前方路况再决定是否前行。车涉水行驶前查看水的深度及进、出水域的宽窄。如果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的三分之二处时,则不宜冒险涉水应尽量绕行,勿强行通过。

    水中熄火切勿再启动

    如果车辆在涉水过程中不幸熄火,不可重新启动发动机,重新启动会令已经进水的汽缸受到压缩水的冲击,造成发动机严重受损;此时,人员应离车,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或联系修理到场处理。

    强降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强降雨安全注意事项

    降雨图片

    降水的类型

    地形雨。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从而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称为地形雨。地形雨一般只发生在山地迎风坡,背风坡气流存在下沉或者下滑,温度不断增高,形成雨影区,不易形成地形雨。

    对流雨。如果下垫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形成对流云而降水,比如积雨云和浓积云,条件一定时即可降水。特点是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电,故又称热雷雨。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夏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见。

    锋面雨。在锋面上空气缓慢上升(以每秒厘米的速度计算),在冷气团一侧形成层状降水。

    上一篇:强降雨天气应对措施 强降雨天气防范方法
    下一篇:强降雨信号由强到弱是由什么显示 强降雨信号由强到弱是用什么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天气预报 上海天气预报15天 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评论排行
    • ·苏州今天起有雨水天气 26日最低气温0℃~零下1℃(1)
    • ·意大利面临严重干旱“水城”水位极低 部分水道干涸(1)
    • ·男子做私密手术被反复收费杀害医生 背后真相令人唏嘘(1)
    10
    

    首页 电脑版 意见反馈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 2010-2025 guazhitianq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15593号-1